辛酉政变:她成为继武则天之后又一位“女皇帝”

咸丰帝只有与那拉氏懿贵妃所生的一个儿子载淳,年仅六岁,时局动荡,幼子登基,咸丰帝只得病榻托孤。临终前,他召集在承德的八位大臣一肃顺、端华、载垣、景寿、穆荫、匡源、杜翰、焦祐瀛,宣布立载淳为皇太子,并将八位大臣命为顾命大臣,辅佐幼主。此时的大清王朝,正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太平天国虽已遭受重创,但天京未破,前景依旧阴晦不明。英法等西方列强,虽已与大清签订了《北京条约》,但仍不时提出种种条件与清廷为难,八大臣可谓是临危受命。



此时,一个充满政治野心的人物正在对大清王朝的权力虎视眈眈,她就是幼帝载淳的生母那拉氏懿贵妃,也就是后面的皇太后慈禧。清王朝历来有后宫不得干政的传统,慈禧一介女流为何能走向大清朝的政治中心,连续控制了同治,光绪两位皇帝直至去世,留给大清朝的时间就仅仅剩下三年?

天性聪慧,母凭子贵

咸丰皇帝二十岁登基,立后选妃,广招秀女,慈禧以秀女的身份入选进宫,开始了她的宫中生涯,在皇后钮禄氏居住的坤宁宫当宫女时,她不仅会做事,手脚勤快,任劳任怨,还极会为人处世,待人温和,处处谨慎,深得皇后的欢心。入宫三年,得到咸丰帝的宠幸,封为贵人。再三年封为嫔,之后,生下儿子载淳,母凭子贵,被晋封为懿妃,后又被加封为懿贵妃。彼时,皇后因婚后久无子嗣,对懿贵妃也不得不礼让三分。倚仗着咸丰皇帝的宠爱,懿贵妃在后宫的地位越来越无人可替她聪慧伶俐,能言善辩,不但常替咸丰帝解闷儿,有时还替咸丰帝出谋划策,批阅奏章、代写御旨,因此,她对朝廷的军政大事和人际关系也慢慢有了更多的了解。

咸丰驾崩,力求自保

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咸丰皇帝携带亲信大臣和后妃皇子等逃往热河,留弟弟恭亲王奕䜣与列强交涉。结果,咸丰死于热河,临终前,立当时唯一活着的皇子载淳为新君,八大臣奉旨扶载淳即位,定年号为祺祥。因钮钴禄氏无子,尊其为“母后皇太后”,因居东宫,又称东太后。尊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因居西宫,又称西太后。慈禧的所作所为,八大臣早已看在眼里。如今丰帝驾崩,这个对政治怀着极大的热情与野心的女人,决不会甘心大权就此旁落他人之手。除掉那拉氏,就成为八位顾命大臣眼下最紧急要商讨的事,八大臣所料没错,当时的慈禧,虽然年纪轻轻——只有二十六岁,但丧夫的悲痛并没有在她身上流连太久,倒是越发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眼下的危险处境。咸丰帝临终托孤八大臣,载淳年幼尚不懂事,皇后钮钴禄氏性情温和不问政事,如若不为自己力争一席之地,日后只能任人宰割。一场密谋除去八大臣的政变就此拉开了序幕。

政变准备

慈禧先说服东太后,与她联手导演了一场垂帘听政的戏,她指使亲信上奏请两太后垂听,八大臣自然不从。那拉氏只得进行下一步的计划——发动宫廷政变,一个封建帝王宫中的女人,纵再如何工于心计,再怎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离开男人的支持,也难成大事,大唐女皇武则天,先征服男人再征服天下。那拉氏深谙这一点,她欲成功发动那场政变少不了得力的同党支持。

其中一位起到关键作用的人物就是道光帝的第六子奕䜣,咸丰同父异母的弟弟。道光帝遗诏封恭亲王,宫中称六爷这位六爷深得道光喜爱,德才兼备,在诸位皇子中出类拔萃,个人能力碾压咸丰。但是由于咸丰年长加上母亲地位尊贵,以及师傅杜受田的筹划,最终还是咸丰做了皇帝。继位后,咸丰对这个弟弟百般提防,处处掣肘。但无奈多事之秋,内忧外患,不能不用奕䜣。二人貌合神离。此次咸丰逃往热河,将奕䜣留在北京与侵略者周旋,并签下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而奕䜣又被排除在顾命大臣之外,引发了他的强烈不满。

对于奕䜣和慈禧的政治图谋,八大臣自然也不会毫无觉察,为防不测,咸丰帝去世一个月之后,八大臣才令奕䜣前往热河吊唁,在热河那段时间,奕䜣除了“沉浸”在丧兄的悲伤中,深居简出,与两宫太后都极少联络。当然,那不过是蒙蔽八大臣的一种假象而已。

政变开始

在来热河之前,奕䜣已在京中将一切准备就绪。他与西方列强接触,率先取得了他们的支持又与京中其他官员串通一气,尤其是在取得了手握重兵的胜保和僧格林沁的支持之后,发动政变的条件已然成熟。趁送咸丰帝的榇棺回京之际,慈禧向八大臣提出:在承德的人马分两路回京,肃顺带军队护送先帝灵走大路,小皇帝以及端华、载坦等七人随慈禧走小路他们一行先行回京,以便率领文武百官迎接。此举将八大臣的主心骨肃顺与其他七人隔开,肃顺是八人中最强硬且最有头脑的,一旦他分开了,其他七人不足为虑。八大臣明知这是陷阱,却无任何理由反对,只得照办。在回京的路上,肃顺等人曾试图在古北口侍卫兵将慈禧刺死,谁料慈禧早有防备,一路上戒备森严,刺客根本无从下手。咸丰十一年(1861)九月二十九日,慈禧一行先肃顺等人抵达北京。此时的奕䜣在京城将一切都准备妥当,向几位顾命大臣展开了铺天大网。第二天早朝,奕䜣宣布圣旨,将英法联军侵华罪责等全部推给载垣等八人,将顾命八大臣全部解职逮捕,奕譞(道光皇帝第七子)又奔赴京郊密云逮捕肃顺。毫无准备的八大臣束手就擒。

政变结果

咸丰帝临终重托的八位顾命大臣,瞬间就成了那拉氏的阶下囚。为了最大限度地笼络人心,对八大臣,那拉氏也有所区别地对待:将军机处的景寿,穆荫等五人革职,发配新疆效力赎罪,载桓,端华赐自杀,肃顺斩立决。随后,在太和殿,为新皇帝载淳举行了即位仪式,废除“祺祥”年号,改用“同治”年号(为两位皇太后与小皇帝共同治理国家的意思),同时,两宫太后开始正式垂帘听政,东太后不问政事,实际上是慈禧一人开始独断专行。

这一年是农历辛酉年,这场宫廷政变遂被称为“辛酉政变”,晚清从此开始了长达四十八年的慈禧统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