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兢兢业业的间谍,最终坑了自己的主子?一个水利工程的故事

有这样一项水利工程,修建于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

本来是一位韩国的间谍为了大兴土木拖垮秦国的国力而修建,最后却帮助秦国富强起来成为一代霸主,最终秦始皇统一全国,这个水利工程也功不可没。

这是什么操作?

韩国的阴谋

当时秦国在秦王嬴政的统治下,秦国喜好兴建各种工程。

韩国于是想要通过让秦国修建工程来消耗秦国国力,同时转移嬴政的注意力,使之无力侵犯其他诸侯国。

于是韩国就派出水利专家郑国做间谍。

游说秦国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修建一条水渠,引泾水从中山起西到瓠口,傍依北山向东流入洛水,全长三百多里,计划用它来灌溉田地。

在施工的过程中,秦王发现了韩国的阴谋。

于是想要杀掉郑国。

郑国解释说,自己本来是间谍,但现在水渠如果修成,一定能让秦国获得利益。

郑国渠示意图

结局的反转

秦王可能是觉得已经投入了那么多人力物力,不如索性修完。

继续让郑国主持水渠修建。

于是总共花了约10年时间,长达 300 余里的水渠最终修成。

水渠开通以后,引来淤积混浊的泾河水,灌溉两岸低洼的盐碱地四万多顷(折今110万亩)。

亩产都达到了六石四斗。于是关中地区变成了沃野,再也没有了饥荒。

秦国因此富强起来,最终吞并了诸侯各国。

为了纪念郑国的功绩,于是秦国把这条水渠命名为“郑国渠”。

郑国渠遗址至今仍在,位于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

2016年11月8日,郑国渠申遗成功,成为陕西省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郑国渠示意图

一点感想

恐怕秦兵兵临城下的时候,韩王肠子都悔青了吧!

如此弄巧成拙,岂不贻笑大方。

从韩国的角度来讲,韩国只考虑到修建水利工程的巨大投入,但没有充分考虑到因此可能带来的同样巨大的回报。

从秦国的角度,如果工程修了一半杀了郑国,终止工程,反而损失的最多,以前的投入都打了水漂。所以秦国选择相信郑国,继续修建水渠。

从郑国个人的角度,作为一个间谍,他也是很难的,在他的处境下,他只有把工程修好才能保住命。

欢迎关注我的账号,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别忘了点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