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生物热,疫情导致学医热?历史分析,静下心来,做个正确选择

以爱护航,驶向教育的远方,快关注我们吧

先看一张照片

笔者一贯坚持在高等教育界,衡量一所大学的综合实力最重要标准即论文发表,生物医学方向的论文发表难度较低是共识。除论文水平外,获奖,博士点、历史底蕴、师资配备、拨款资金、就业质量等也是衡量大学的标准,大家应该都看过无数大学和专业排名,我们的意见一贯是:可以借鉴不能盲从。

前路虽曲折,优秀的你却指哪打哪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这两句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21世纪初,在报考大学时,生物热也就变得顺理成章,非典为生物热又狠狠的助了一把力。但由于供需关系失衡(暂且这么理解),无数学子事后骂娘。

以生物学科为基础的大学专业主要包括:

医学类

体育学类(如运动康复)

职业技术教育类(如应用生物教育)

海洋科学类

地质学类(如古生物学)

生物科学类(生物信息学)

化工与制药类

轻工类,食品类

生物医学工程类

生物工程类

还有农学类,甚至还可以包括心理学,每个类别下都包含很多具体专业,那我们回头看一下,当年的生物热大家在报考的时候是不是都选择了制药工程/生物科学等几个专业?上述如此之多的专业类中有很多不错的专业被大家忽视了。受限于信息的通畅程度和当时的认知水平,加之部分媒体的不当报道,当年的学子很难正确认识“生物热”,因此很多人当了炮灰。所以我们说这是历史的错误。

因疫情袭来,到了选择关口,又有很多的家长咨询上述专业,这也是为什么笔者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如何回避这些错误呢?

疫情爆发前见过这样一位家长:孩子有生物奥赛奖,学习成绩突出,想申请浙江大学综合评价里的生物信息学专业,我非常支持,同时又推荐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生物科学专业,为什么呢?

对大牛们来说,“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这句话如灯塔般照亮着前行的路,生物信息学是用计算机技术采集/处理/分析/解释生物信息,揭示生物学奥秘的一门学科。关键词是大牛!平台和个人实力超群,走该方向科研是非常好的道路。而成绩不突出的学生只能进入普通的大学,你是否有足够能力去完成这个学科的学习科研工作呢?恐怕很难,因为这个行业的壁垒太高了。

整体看,除医学和药学外,上述相关专业勉强属于第二推荐序列。还有个别专业不推荐。

重点是医学!

跟本次疫情相关的医学专业有哪些?

主要有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等。尤其是呼吸病学方面的大夫当仁不让的站在了第一线!最对口!不同分数区间,呼吸病学好的大学有:协和医学院,四川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钟南山院士所在学校)。

此外,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生物信息学这三个理学学科(您没看错,是理学学科,非医学学科)的多数毕业生也是不同程度的参与了本次疫情的处置工作,我们看他们的就业方向就明白:医院,医学教学部门,医学检验平台,疾控中心,医学科研院所,食药监局,海关检疫,卫生保健部门,这些专业好吗?好!想获得这样的就业机会难吗?难!所以这个好指的是你大学平台好,学的好!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我们国家针对本次疫情做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工作,还有我们的媒体记者既在一线报道,又在配合做安全防护教育工作,社区工作者也在防护一线,无数国人在为武汉捐款捐物,最可敬的还是我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我们向他们致敬!

各位家长,各位同学:如果想读以上专业,请牢记初心:治病救人,造福人间!

#教育那些事# #高考专业# #高考名师团# #高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