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城市记忆——老建筑(四)

威海

威海

一座悠久的海边小城,

它清新、淡然、宁静,

却充满着向上的生机活力,

它好似年轻、朝气,

却依然有着深厚的

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环翠楼

让我们一起感受、触摸

生活的这个城市,

一起找回环翠的城市记忆。

今天,请继续收看

第四篇章

华务司办公楼

地址:北山路(原华勇营大楼东侧)

原用途:华勇营最高指挥官办公室、华务司办公室、管理公署专员办公厅

现用途:驻军某部团史馆

建造年代:1900年

保护等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勇营布鲁克上尉在建筑前(1901年)

华勇营军官在该建筑门前合影(1904年)

该建筑最初为华勇营最高指挥官的办公楼。

汉密尔顿·鲍尔(Hamilton Bower)应是进住该建筑的第一人。

1898年底,来自印度参谋部的鲍尔少校被任命为华勇营司令官,授予地方中校军衔。鲍尔1900年3月带兵到张村慈圣寺镇压崔寿山领导的抗英集会,5月又领兵到马井泊、草庙子镇压反勘界斗争。7月带领400多名中国军团士兵奔赴天津,镇压义和团运动。攻占天津后,鲍尔被任命为八国联军联合设立的殖民统治机构"天津都统衙门"的成员。

1906年6月该建筑移交威海卫租借地的殖民当局,成为华务司办公楼。

骆克哈特在华务司沃尔特办公处接待中国地方官员(1906年后)

沃尔特(Walter)是入住该建筑时间最长的华务司。1901年沃尔特来威海卫。1902年5月被任命为华务司。1904年4月,被派往秦皇岛招募南非华工,庄士敦(R.F.Johnston)接替沃尔特的职位。1906年,沃尔特重回到威海卫继续担任华务司,庄士敦则到温泉汤任南区华务司。1913年11月,沃尔特离开威海卫到英属洪都拉斯殖民地任政府秘书。1914年升任洪都拉斯总督。1920年调任多米尼加总督。

1916年分设正副华务司后,庄士敦入住该建筑。

1922年,中英在威海卫举行交收威海卫谈判,"谈判桌"就摆在门廊东侧的大厅里。

▲ 国民政府威海卫管理公署秘书科长、公安局长等官员,在专员办公厅门前宣誓就职(1931年6月17日)

1930年国民政府收回威海卫后,该建筑改作管理公署专员办公厅。徐祖善、徐东藩、孙玺凤三位专员的办公室都曾安设在这里。日军侵占威海期间,又成为伪政府——威海卫专员公署的专员办公室。

新中国成立后,该建筑一直为驻威部队管理使用,现为某部团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