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溢價指數——相對估值的另一種視角

股票交易核心是啥?買便宜的,等貴了再賣掉。

-伯克希爾在思考

正文來自個人同名微信公眾號:伯克希爾在思考(read-more-and-more)

最近實在忙,很久沒更新,今天必須來點乾貨了!

3月初在高聲呼喊數次港股低估後,不爭氣的香港市場馬上開始一輪暴跌,從25000點附近一口氣幹到21000左右,幾乎每天都是跳水。果然做預測容易被打臉,不過沒關係,反正也沒啥人看,不影響咱們業務做做研究的興趣。

(數據來源:Choice客戶端)

港股跌了,與此相關有沒有啥指數漲了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今天的主題——AH溢價指數!

恆生指數公司是這麼定義的:“恆生滬深港通AH股溢價指數 為2007年7月9日推出之恆生滬深港通AH指數系列的其中一員,用以量度同時以A股形式及H股形式上市、市值最大及成交最活躍的中國內地公司A股相對H股的絕對溢價(或折讓)。”

各位如果還記得的話,本公眾號在今年3月9號發佈的《夜空中最亮的星系列(一):港股指數》對港股市場有過簡要介紹。H股指的是內地註冊、香港上市的企業,以大型國有企業為代表,例如四大行、保險公司等。由於內地和香港兩地的股票市場環境有別,而投資者也不相同,加上A股與H股不能互換等因素,同一家公司的A股及H股價格普遍有相當的差異。溢價指數的推出,是為市場提供一項簡明的指標以量度A股及H股的價差。溢價指數乃根據成份股A股及H股的流通市值,計算出A股相對H股的加權平均溢價(或折讓)。

溢價指數已有恆生指數公司為我們編制好,成分股、編制規則在官網都有詳細介紹,本文就不展開。這裡放一張AH溢價圖:

數據來源:恆生指數官網

AH股溢價指數計算出A股相對H股的加權平均溢價(或折讓)。指數數值大於100,代表A股整體處於溢價狀態;數值小於100,代表A股整體處於折價狀態。指數越高,代表A股相對H股越貴(溢價越高),反之,指數越低,代表A股相對H股越便宜。

從上圖可以發現,過去5年時間,A股價格都要比港股貴。

具體到個股而言就看溢價(或者折價)率了。

以中國平安為例,4月23日A、H股收盤價分別為72.16元/股和78.05港幣/股,港幣匯率是0.9113,則AH溢價率為=(72.16-78.05*0.9113)/(78.05*0.9113)=1.22%。。

聰明的投資者可能馬上會發現,說明中國平安這家公司,在AH兩地有價差,存在套利空間。中國平安在AH均上市,對於股東來說,滬市的股票(A股)和港股(H股)權利是一樣的,只不過同時在兩個不同的市場交易,定價權不同且存在匯率轉換,因此價格經常會有偏離,有時候H股貴,有時候A股貴。因此存在低買高賣的套利空間。至於如何交易,後面會結合我操作實例來講。

目前A+H同時上市的有119家公司,交易軟件上可以很方便查詢到即時溢價率。對比完之後會發現,中國平安這種票還算是不錯的,洛陽玻璃(A股13.23元/股)和洛陽玻璃股份(H股2.23港幣/股)AH溢價率竟然高達550%。

數據來源:Choice客戶端

關鍵問題來了,為什麼從個股到指數,A股絕大多數都比H股要貴呢?我總結了以下原因:

1、流動性溢價:一般情況下,內地市場的流動性好於港股,因此,AH溢價中涵蓋了一部分流動性溢價,即投資者願意付較高的價錢購買流動性好的股票。

2、交易機制不同:A股市場對沖手段匱乏,目前對個股實行的是T+0且投資多為單邊做多,股價相對被推高;港股市場在衍生工具(例如權證、牛熊證)方面

3、參與者不同:A股目前還是散戶投資者為主,追熱點、愛炒作、風險偏好相對較高,注重短期收益。概念、熱點、高科技等中小市值板塊反覆被資金追捧,題材股被給了較高估值;港股是機構投資者為主的市場,更看重長期價值,給行業龍頭、藍籌股的估價會更高,市場屬性和風險偏好與內地有較大差異。

知道了AH指數和個股溢價率以及背後的原因,各位肯定會對其中的套利機會感興趣。首先聲明一下,最近自己稍作了些研究,

這個交易還有點點複雜,我爭取保留一份完整的交易記錄在隨後的文章,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