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回暖!港股科技、汽車、醫藥股集體大漲,中芯國際一度漲超10%,這隻蘋果概念股更狂…

市場情緒回暖 港股科技、汽車、醫藥股集體大漲

10月6日,受隔夜全球市場集體回暖的樂觀情緒影響,港股市場連續第二日高開。全日震盪走高,截至收盤,香港恆生指數上漲0.90%,報23980.65點,國企指數漲0.94%,紅籌指數漲2.32%。

受美國科技股的帶動,今日港股科技股今天幾乎全面大漲。恆生科技指數收漲3.44%,報7336.35點。

全球市場回暖!港股科技、汽車、醫藥股集體大漲,中芯國際一度漲超10%,這隻蘋果概念股更狂…

中芯國際成為反彈領頭羊,盤中一度漲超10%,截至收盤,漲7.06%,報18.5港元/股。

全球市場回暖!港股科技、汽車、醫藥股集體大漲,中芯國際一度漲超10%,這隻蘋果概念股更狂…

比亞迪電子收漲7.99%。

全球市場回暖!港股科技、汽車、醫藥股集體大漲,中芯國際一度漲超10%,這隻蘋果概念股更狂…

金山軟件收漲7.69%。

全球市場回暖!港股科技、汽車、醫藥股集體大漲,中芯國際一度漲超10%,這隻蘋果概念股更狂…

小米收漲2.88%。

全球市場回暖!港股科技、汽車、醫藥股集體大漲,中芯國際一度漲超10%,這隻蘋果概念股更狂…

美團收漲4.96%。

全球市場回暖!港股科技、汽車、醫藥股集體大漲,中芯國際一度漲超10%,這隻蘋果概念股更狂…

蘋果概念股暴漲。高偉電子漲38.01%,富智康集團漲6.96%,瑞聲科技漲4.57%。

全球市場回暖!港股科技、汽車、醫藥股集體大漲,中芯國際一度漲超10%,這隻蘋果概念股更狂…

汽車股上漲。長城汽車漲8.89%,北京汽車漲7.41%,吉利汽車漲6.11%。

全球市場回暖!港股科技、汽車、醫藥股集體大漲,中芯國際一度漲超10%,這隻蘋果概念股更狂…

醫藥股方面上漲,百濟神州漲8.00%,阿里健康漲7.03%,康基醫療漲6.74%,信達生物漲6.51%,藥明生物漲4.95%。

事實上,不僅僅是港股,今日亞太股市整體表現都是暖色。截至收盤,日經225指數漲0.52%;韓國綜合指數漲0.34%;富時新加坡海峽指數漲0.58%。

全球市場回暖!港股科技、汽車、醫藥股集體大漲,中芯國際一度漲超10%,這隻蘋果概念股更狂…

不過,目前已經開盤的歐股市場走勢偏弱,截至發稿,英國富時100指數跌0.54%;法國CAC40指數跌0.29%;德國DAX指數跌0.26%。

全球市場回暖!港股科技、汽車、醫藥股集體大漲,中芯國際一度漲超10%,這隻蘋果概念股更狂…

AH溢價創10年新高,港股後市將強於A股?

華泰證券近期研報認為,滬港AH溢價指數創十年新高,後續港股表現或強於A股。研報認為,AH溢價指數能反映滬港兩地同時有A股及H股上市公司群體的兩地股票交易折溢價水平,近十年來A股相對港股大多呈現溢價狀態。經統計發現,當AH溢價指數從高位回落時,滬深300的後續表現往往不及恆生指數。當前AH溢價指數創十年新高,後續回落概率較大,港股相對A股或表現更優。

全球市場回暖!港股科技、汽車、醫藥股集體大漲,中芯國際一度漲超10%,這隻蘋果概念股更狂…

投資主題方面,中信證券發佈研報稱,港股產業主題發生變化,地產落幕,消費科技接棒。

該研報表示,對比2017年,2020年至今,科技、醫藥及大消費取代地產,漲幅位列前茅。2020年港股通漲幅前50的公司中,互聯網軟件佔據10席,大消費概念(食品飲料+教育+汽車+其他可選消費)合計佔17席,醫藥股佔10席,5G 半導體佔10席,物業股佔4席,新能源佔比5席,僅有一家金融及地產入選港股通漲幅前50。

中信證券認為,恆生指數的PB又回到了2015/2016年的1x左右,而PE約12x,均在歷史相對低位。加上AH股的溢價指數達到歷史高位的146以及在美元結構性向下的趨勢中,港股的長線配置價值顯現。隨著近年來南下資金對港股的話語權日益增加,港股 A 股化趨勢明顯。疊加國內經濟向科技和服務轉型以及恆指改革吸引大量公司赴港上市,港股市場風格正由傳統的低估值金融地產往大消費及新經濟板塊轉移,這一趨勢長期仍將延續。

A股開市後如何走?

全球市場回暖的同時,距離A股開始也越來越近了,開市後A股方向如何?

中信建投認為,8月中旬以來的市場回調結束,市場將進入震盪之中階段性回升的過程。這個過程在經濟基本面和流動性兩個方面都得到了支持,這個階段的上行是具備持續性的。經濟復甦仍然是主線,所以金融週期仍然是持續佔優的。沿著這條主線,尋找震盪市下的配置思路。

太平洋證券認為,9月以來外資的持續流出和A股“抱團”股的明顯回調或已反應流動性邊際偏緊的悲觀預期。雖然目前中美關係仍未明朗,但短期資金擾動過後,人民幣升值空間打開將重新吸引外資迴流A股。三季報驗證經濟穩步復甦,當下貨幣拐點未至,中長期向好格局未變。目前市場已回調至區間震盪下沿,高估值品種估值水位也有所消化,市場中期佈局時機將現。

光大證券認為,9月全球風險資產價格多數下跌,A股市場也同步調整,市場情緒降溫明顯。就4季度來看,如下因素仍壓制風險偏好:第一,始於歐洲的疫情二次蔓延,將拖慢經濟復甦進程;第二,美國大選的不確定性;第三,國內貨幣政策繼續迴歸常態化。但在需求尚未恢復至疫情發生之前水平的情況下,貨幣政策不具備過度收緊的條件。雖存在一些風險事件,但順週期行業估值仍在歷史低位,國內需求延續回暖、信用相對寬鬆、匯率升值的環境下,市場有望維持震盪,超跌後有反彈機會。

證券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