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院發佈全省知識產權審判十大案件

本網訊(記者徐平)4月20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發佈《廣東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19年度)》白皮書,並公佈了2019年度廣東省知識產權審判十大案件。2019年,廣東知識產權案件審結數再創新高,超15萬件,同比增長近六成,佔全國總數約三分之一。審結“國內首例遊戲直播侵權糾紛”網易公司訴華多公司侵害著作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國內首例遊戲直播訴訟禁令”騰訊公司訴字節跳動等公司申請行為保全案,規範新時代互聯網空間競爭秩序,促進網絡遊戲及衍生行業健康發展。在2019年評選的全國10大知識產權案件和50件典型案例中,廣東法院審結的“快播”著作權行政處罰糾紛案等7個案件入選,數量在全國居首。

2019年度廣東省知識產權審判十大案件分別是:華為公司訴三星中國公司等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案,網易公司訴華多公司侵害著作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騰訊公司訴譚發文因惡意提起知識產權訴訟損害責任糾紛案,寶格麗公司訴德思勤公司等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格力公司訴奧克斯公司、晶東公司侵害實用新型專利權糾紛案,藍月亮公司訴笛梵爾公司等不正當競爭糾紛案,深圳市建築設計總院訴深圳市交通運輸委、深圳市政設計院侵害著作權糾紛案,童新鈺訴恆鑫陶瓷工藝店侵害著作權糾紛案,龍小某、李某等侵犯著作權、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案,李志訴騰訊公司、霍爾果斯公司等侵害著作權糾紛案。

白皮書顯示,全省法院共審結一審知識產權各類民事、刑事、行政案件分別為125694件、1450件、69件,同比分別增長56.56%、17.41%和13.11%。著作權、商標權和反不正當競爭案件增幅較大,分別達66.27%、40.48%、47.44%。全省法院創新工作舉措,深挖制度潛能,著力破解知識產權司法保護中“賠償低”“舉證難”“週期長”“成本高”等瓶頸問題,進一步探索全方位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新機制。

加大侵權賠償力度。

全省法院對創新程度、市場價值較高的知識產權予以強保護,保障權利人獲得充分賠償,加大對惡意、重複等嚴重侵犯知識產權行為懲處力度。在《全民槍戰》侵害《穿越火線》遊戲地圖著作權侵權案中,深圳知識產權法庭查明被訴遊戲侵權獲利,判賠超過4500萬元。

創新案件查明方式。廣東高院牽頭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深圳知識產權法庭,進一步健全由技術調查官、專家輔助人、技術鑑定、專家諮詢等制度組成的多元化技術事實查明機制,多位一體助推技術類案件的審判工作。探索知識產權案件存證、固證、示證和證物移送體系新模式

強化訴訟保全措施。全省法院強化適用律師調查令、訴訟禁令、依職權取證等措施,適當減輕權利人舉證負擔,提高司法救濟時效性。在美國歐特克公司、奧多比公司訴某公司侵害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糾紛系列案中,廣州知識產權法院通過及時開展證據保全、組織技術調查官參與調審等舉措,最終促使案件達成和解。在騰訊公司訴字節跳動等公司侵害著作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件中,廣州知識產權法院發出國內首個遊戲直播禁令,有效避免了權利人損害擴大。

構建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全省法院大力推進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建設,整合行政部門、仲裁機構、行業組織等多方力量,暢通訴訟與仲裁、調解對接機制,引導當事人多渠道、多途徑解決知識產權糾紛,全年調撤案件近半。廣州互聯網法院聯合15家音樂版權公司和網絡音樂平臺共同簽署《關於共同構建網絡著作權糾紛三級維權機制的倡議書》,推動多維保護互聯網文化產業智力成果,適應網絡空間治理多元解紛需求。

與此同時,廣東法院以創新方式持續探索破解知產保護新問題之策。白皮書顯示,前不久,廣東高院發佈國內首個《關於網絡遊戲知識產權民事糾紛案件的審判指引》;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建立跨區域的知識產權遠程訴訟平臺”經驗獲國家有關部門發文全國推廣。

廣東高院有關負責人表示,全省法院將充分發揮司法保護知識產權主導作用,不斷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深入推進審判機制改革創新,努力營造國際一流創新法治環境,為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