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安,不用多吃的解药


图片| 网络


在大城市

看着南来北往的人

像一群漫无目的的沙丁鱼

随时都有被吞没的危险

每天涌入狭长的地铁盒子

挤进混杂烟草和速食味的公交



摄影|张星海


脚步匆忙地游走在

充斥宝马奔驰、快递外卖

流浪汉和乞讨者的街头

超长的通勤距离

毫无创造性的工作

极少的睡眠时间

只想躺尸的周末

于是

简单的生活变成了奢望



摄影|张星海


于是

常听人说要“逃离北上广”

集安人不会。因为他们有集安

集安,是烙印在所有集安人心上的牛痘

根植于童年的免疫和熏陶,护佑着集安人

即便身陷城市的繁忙,也不会有流离失所的仓皇


摄影|铁粉杨百春


他们曾趁着春光正好,独站大禹山巅,看漫山红遍

他们曾迎着怡人暖风,看水桃花如雨,赏落英缤纷

摄影|铁粉刘冰雪


他们曾在山光泉鸣中倏忽闭眼,感天地云淡风轻

他们曾随树林阴翳里听悠鸣声,闻野芳发而幽香

图片|网络


他们曾在五花山秀的时节,摘一朵艳黄野菊,享受当窗理云鬓的闲适

他们曾在丰收喜悦的时节,赏一地金黄杏叶,感受大风起云飞扬的豪迈


摄影|铁粉唐克胜

他们曾在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里玄想

做鸭绿江里的孤舟蓑笠翁

去独钓寒江雪

他们曾在阴云密布的午后

燃一炉火,温一壶酒

问久违的老友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摄影| 铁粉宦立鑫


越来越多人在城市里工作

都不是为了工作本身

更不是为了在城市里生活

城市就像一个工作洞

人们跳进洞里发疯地工作

就是为了早日从洞里爬出

劳动和生活本身

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

于是人们身陷其中

又想时刻逃离



图片| 网络


于是常听到这样的说法

赚几年钱未来就开个书店

或者找个院子

过上田园牧歌的生活

集安人不会。因为他们有集安

集安,是融入所有集安人血脉的镇定剂

等在那一旁似有若无的守护,安稳着集安人

即便有一天想说走就走,也不会有流落天涯的担忧



摄影| 铁粉宦立鑫、刘冰雪


即便最木讷的集安人

说起家乡来,都会是本翻开的旅游指南

集安的好,各有各的好

集安的好,说不完

你再问,他会说,你去吧

去一趟你就知道了

在集安人眼里

集安的好,就是好




摄影| 华氏摄影


铁粉刘冰雪总结出了集安的好:

能羡慕死在大城市孤独奔忙的人

集安虽然车也多,但车让人

集安虽然每天都上班,但不用长时间挤公交坐地铁

集安虽然午休时间短,但可以回家吃午饭并小憩一会儿

集安虽然工作也繁忙,但下班了可以慢悠悠的休闲娱乐

集安虽然夏天也很热,但可以去西大河天然露天浴场

集安虽然冬天也挺很冷,但可以玩过冰雪后能坐在热乎的暖气屋里吃烤地瓜

集安虽然生活压力也大,但可以吃碗毕老大的麻辣烫再沿着江河走一圈,所有烦恼全部忘掉……

有人说城市太赤裸

赤裸得只有生存

而不能「生活」

很多人在城市里

赚钱,养家

然后他们就在世界上消失了

集安人不会。因为他们有集安

集安,是滋养所有集安人灵魂的缓释胶囊

那亦城亦隐的节奏和格局

时刻振奋着集安人

即便有一天想归隐山林

也不会有无所事事的隐忧


摄影| 铁粉宦立鑫

所有的集安人都想赚了钱回家养老

那不是退休

那只是麦子成熟后,谦卑的靠近大地

那只是小溪奔流后,沉稳的融入大海

铁粉张世娟说:

集安的美,很难说的透彻,那是一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只能说集安的风土人情朴实厚重,渗透了千古风花雪月

一种江南韵味,江南优雅的意境



摄影| 铁粉孔凡平


铁粉孔凡平说:

繁花似锦觅安宁 淡云流水渡此生

集安人都是红尘中的斗士,精神上的隐士

他们都曾经

以山为居

草木作邻

他们都曾经

偷浮光山色

享人间余闲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因为有集安

他们都结庐人间

享山居境界

即便他们不会吟哦或泼墨

但他们都可见“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的造化

都可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禅意

都可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

于集安人而言

集安

不只是居所

更是安放身心的所在



摄影| 铁粉孔凡平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心寄故乡

无论何时,无论何处

人也必不会流俗

城市化的喧嚣和匆忙中

还好我们有集安

摄影| 铁粉杨百春

集安,不用多吃的解药。

有她在,一切安好。


集安,不能多吃的解药。

吃多了,会再也不想离开。

(PS: 受“谁最中国”中两篇文章启发,遂作此文。文中亦有直接引用,特此致谢。)


文章图片由梦回集安铁粉001号刘冰雪、010号杨百春、021号孔凡平、029号唐克胜、033号宦立鑫提供,图片均为原创拍摄,经授权使用,特此一并致谢,转载必究。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