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臺區盧溝橋鄉內蒙古林西縣建設農副產品交易中心

豐臺區盧溝橋鄉在內蒙古林西縣建設農副產品交易中心

解決當地農副產品銷售難題 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

4月26日,由嶽各莊村、鄭常莊村攜手投資2億元,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林西縣建設的農副產品交易中心將開工奠基。預計2020年6月全部建設完成,並投入正式運營。項目建成後,預計每年的交易量約3億公斤,交易金額將達28億元,將引導輻射周邊旗縣農產品銷售合作,打通上下游環節,從根本上、長遠上解決當地農副產品銷售難題,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促進農民穩步增收,進一步鞏固扶貧成果。

加強頂層設計 找準突破口對症下藥

豐臺對林西的幫扶馬不停蹄、蹄疾步穩。2018年,5月7日至9日,區委書記汪先永率黨政代表團赴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林西縣對接扶貧協作工作。汪先永因地制宜、對症下藥,他說,林西縣農副產品資源豐富、物美價廉,合作前景廣闊,豐臺要依託新發地、嶽各莊等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的優勢,全力做好農產品產銷對接,雙方要把產銷合作措施落細落實,減少流通環節,做到精細化對接,促進當地農民穩步增收。

兩地圍繞農副產品產銷對接、推動精準扶貧、進一步加大資金幫扶力度、促進項目化合作、建立雙方交流合作長效機制、實現共建共贏協同發展等進行了深入交流,簽署了《優質農副產品戰略合作協議》等文件。尤其是盧溝橋鄉,在利用其特有優勢幫助推動林西支線機場建設前期工作和嶽各莊等村在林西建設農副產品交易中心加速落地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豐臺區依託區域、區位優勢,以農產品全產業鏈幫扶為主線,以產業幫扶、消費幫扶、智力幫扶、民生幫扶為抓手,全力實施精準扶貧,形成了前後方、上下左右、援受雙方協同,政府、社會、企業共同推進的大扶貧格局。在豐臺區的全力幫扶下,2018年8月10日,林西縣正式脫貧“摘帽”,成為內蒙古自治區第一個脫貧的國家級貧困縣。

通過項目解決當地農副產品銷售難題

為了深入貫徹黨中央精神,落實北京市委市政府要求,豐臺區繼續把脫貧攻堅工作往深裡做、往實裡做。盧溝橋鄉黨委帶領嶽各莊村和鄭常莊村負責人多次赴林西縣,結合“萬企幫萬村”工作核心,重點圍繞當地農副產品交易中心項目建設、合作社發展方向等開展考察調研。

“林西縣轄區面積39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8萬畝、林地257萬畝、草牧場243萬畝,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適合農作物生長,具有豐富的農牧業資源,但是銷售渠道比較單一和傳統,存在銷不動和賣價低等難題。”盧溝橋鄉黨委書記李春生說,“按照區委書記汪先永赴林西調研時提出的要求,我們因地制宜,並依託嶽各莊批發市場的優勢,建設好林西農副產品交易中心,全力為林西農牧民脫貧致富做好服務。”

“儘管2018年林西縣已摘掉貧困的帽子,我們將繼續深化加快農副產品交易中心建設,為更多當地群眾創造就業機會,實現產業穩定增收,確保不出現返貧現象。”嶽各莊村黨總支書記戴鵬飛說。

經雙方反覆洽談協商,依託北京京豐嶽各莊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中心(簡稱嶽各莊批發市場)多年農副產品運營經驗和林西縣的生態資源、特色農畜產品和勞務優勢,由嶽各莊村、鄭常莊村攜手實施,計劃投資2億元,在林西縣約150畝的土地上,建造一家現代化、信息化、多功能、綜合性的嶽各莊農副產品交易中心。

“嶽各莊農副產品交易中心的建設,將為當地解決勞動力擇崗就業、農作物科學種植、農產品產銷渠道等一系列問題,真正以實體經濟全力推動精準扶貧落地生根,實現京蒙攜手奔小康目標的良好開端。”豐臺掛職幹部、林西縣委常委、副縣長田昊說,“林西縣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北部,北依大興安嶺,與錫林郭勒盟相連,南隔西拉沐淪河與翁牛特旗相望,西與克什克騰旗毗鄰,東與巴林右旗接壤。項目建成後將輻射帶動周邊旗縣的農副產品銷售。”

打造首都綠色農產品供應地

“我們在林西縣打造的農副產品交易中心,包括農副產品集散、冷藏、加工、線上線下交易,不但解決當地農副產品銷售難題,還有望解決當地300至500名勞動力就業。”戴鵬飛信心滿懷地說。

據瞭解,嶽各莊農副產品交易中心位於林西縣城南區北端,在新老城區銜接的關鍵部位,建設用地面積共計99884平方米。現林西縣巴新鐵路貫穿全境,丹錫高速林西段工程已竣工通車,構成了林西便捷的交通網絡。即將建設的林西機場將進一步拉近林西與發達地區的距離,大大提高運輸能力,縮短營運時間,減少運輸成本。

交易中心建成後,預計每年的交易量為3億公斤,交易金額為28億元。通過規模化運營引導輻射周邊旗縣農產品銷售合作,打通上下游環節,解決農產品銷路問題,最終形成北京與赤峰農產品銷售直通並輻射全國,打造首都綠色農產品供應地,促進當地農民穩步增收,進一步鞏固扶貧成果。據瞭解,項目落成後還將與林西縣統部鎮雙贏合作社形成農產品收購銷售戰略合作。“我們將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通過產業帶動,使林西人民脫真貧、真脫貧。”李春生說。

盧溝橋鄉還將邀請區農委以該項目為基礎,組織北京相關專家學者到當地進行各類人才培訓,為推動林西縣全面脫貧奠定堅實基礎。此外,為紮實推進“萬企幫萬村”活動,嶽各莊村和鄭常莊村還與林西縣新林鎮五星村簽訂了結對幫扶協議書,從民生、產業、人才、商貿等方面進行幫扶。

汪先永表示,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幫扶。目前,脫貧攻堅戰已經進入決勝的關鍵階段,脫貧攻堅的衝鋒號已經吹響,不獲全勝,決不收兵。豐臺區一定深入貫徹黨中央關於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的重大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北京內蒙古扶貧協作三年行動框架協議,攜手林西探索脫貧長效機制,脫貧不脫政策,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實現共建共贏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