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一步就是圣人的皇帝—梁武帝萧衍

封建王朝历史上,皇帝众多,名垂千古或遗臭万年的均有,但经常被忽视的一个皇帝,是南朝梁武帝萧衍。梁武帝萧衍的人生颇为传奇,差一步就是圣人了,几乎可以达到康熙乾隆等皇帝的知名度了……

一、 梁武帝生平

百度资料: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今江苏常州市武进区西北)。南梁政权的建立者,庙号高祖。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出生在秣陵(今南京),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丹阳尹知事,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饿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为武帝,庙号高祖。


萧衍在位48年,高寿86岁,无论在位时间之长、寿命之长,在历朝皇帝中均属佼佼者。

二、 一手创建梁朝的太平盛世

1、 文采斐然,政治出色

在南朝的诸多皇帝中,萧衍的文采、政略、眼界,都是一顶一的人才。在经学、史学、绘画、诗歌、宗教方面,均非常出色。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八友,萧衍位列其一,与当时最顶尖的文人唱和阐经,堪为一时之盛。

萧衍虽然也姓萧,但和当时齐朝的萧氏并不是亲近的一族,顶多算远亲。齐朝末年,齐帝东昏侯萧宝卷诛杀各地的实力派,萧衍当时是雍州刺史,被迫起兵,以雍州数千之众,经过数场大战,迭克荆州、郢州、江州与扬州,硬碰硬地击败齐朝军队,夺取天下,一手开创了梁朝。

建国之后,萧衍在对外开疆扩土也非常出色。

刘宋中叶以后,北魏逐渐崛起,南朝逐渐丧失河南与淮北的土地,山东半岛亦丧失殆尽。宋末、南齐对北魏几乎无一胜绩。北强南弱的局面,一直持续到梁朝初年,北魏趁南梁开国立足未稳,对益州、荆州、青徐展开全面进攻,一时梁朝东西数千里国境线上处处闻警,新生的梁朝几乎要被北魏扑灭。

关键时刻,梁武帝以超凡的战略,起用曹景宗、韦睿、马仙稗等名将,采取以两淮为重点、荆益为辅的战略安排,对北魏发起局部反击。北魏看似延绵千里、威势夺人的攻势,迅速被梁朝有针对性的反击打乱部署。北魏为了应对梁朝强有力的反击,暂停了益州和荆州方面的进攻,把主力调至淮河一线与梁军对攻。

经过和北魏的几次战争反复,终让国防线稳定下来,极大打击了宋末以来魏军嚣张的南进之势。从此南北形势稳定下来。

2、 对内发展经济、稳定社会

萧衍做皇帝之后,政绩是非常显著的。他吸取了齐灭亡的教训,自己很勤于政务,而且不分冬夏春秋,总是五更天起床,批改公文奏章,在冬天把手都冻裂了。他为了广泛地纳谏,听取众人意见,最大限度地用好人才,下令在门前设立两个盒子(当时叫函),一个是谤木函,一个是肺石函。如果功臣和有才之人,没有因功未能受到赏赐和提拔,或者没有良才使用,都可以往肺石函里投书信。如果是一般的百姓,想要给国家提什么批评或建议,可以往谤木函里投书。   

萧衍的节俭也是出了名的,史书上说他“一冠三年,一被二年”,他不讲究吃穿,衣服可以是洗过好几次的,吃饭也是蔬菜和豆类,而且每天只吃一顿饭,太忙的时候,就喝点粥充饥。在这方面,萧衍在中国古代所有皇帝中也算是出类拔萃的了。   

萧衍很重视对官吏的选拔任用,他要求地方的长官一定要清廉,经常亲自召见他们,训导他们遵守为国为民之道,清正廉明。为了推行他的思想,萧衍还下诏书到全国,如果有小的县令政绩突出,可以升迁到大县里做县令。大县令有政绩就提拔到郡做太守。政令执行起来后,梁的官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南梁的经济、社会得到了极大发展和繁荣,梁朝是南朝四代中,经济最昌盛的一代。

三、 执政后期的昏招,一世英明葬送

南梁存在于公元502年—公元557年,其中梁武帝在位到公元549年,梁朝的历史基本都是萧衍的。可惜当梁武帝步入步入古稀之年之后,身体衰迈,精力大减,对本国朝政,对北方政情变动,对军事形势上的变化,已然失去了应有的政治敏锐。

1、对于藩王授权过大,激发了争皇位的野心

宋齐两代都实行过惨无人道的宗室大屠杀,梁武帝基于宗室的薄弱,无法保卫皇权,因此重拾藩王掌兵的老路,对萧梁宗室子弟抱以极大的宽容和优待,让他的儿子、孙子、侄子们相继到荆州、益州、雍州等大州担任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藩王掌兵历来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确实可以保证皇权在“萧氏”一族中传递,但另一方面,萧氏诸藩王都会被激发起争夺皇位的野心,内斗不停。

潘多拉魔盒遇到合适的机会,就会引爆。梁武帝长子萧统去世后,萧衍怕立嫡长孙会引起年长的儿子们变乱,因此放弃嫡长制,立第三子晋安王为太子。这一招直接导致嫡长系孙子们与幼子们的不满,他们都对皇位有了野心。这个问题与藩王掌兵问题混在一起,成了梁末国家分裂的祸根。

2、错误的引发侯景之乱

东魏爆发侯景叛乱后,梁武帝错误地认为这将又是一次北伐的好机会,他接受了候景进入梁朝。

殊不知,此时此刻,北朝的东魏政权正值鼎盛,军队战斗力极其强悍,而梁朝太平已久,经济、文化虽然高度繁荣,但战斗力已不足,虚的很。悍将候景窥探到梁朝的虚弱,萌生取梁朝而代之的野心,他仅以800残兵发动叛乱,造成连绵四、五年,造成惨烈人口损失的大乱。梁武帝父子都被侯景俘虏于建康台城,这场猝不及防的失败,也彻底引发了梁朝的内乱。

四、 总结篇

只消再过几年,梁武帝或许便能寿终正寝,届时史书上必定会留下一个相对清明、相对强力的皇帝的背影,一如汉武帝、清乾隆帝。或者说,梁武帝能早退位几年,传位给相对较强的儿子,扶上马送一程,也许梁朝能够继续兴盛几年。

等到自己86岁高龄了,对朝政的掌控力度均已下降,曾经忠心的下属也许都会寻找新的东家,国家动乱,已不可避免。类似的还有唐玄宗。

新老更替,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可惜了,梁武帝一世英明,差一步就是圣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