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不等人,“织好两张网”

评论君说

“织好两张网”的战略部署,提醒我们,必须绷紧一根弦,现在正是各项工作绝不能松劲的时刻。

作者 |李勤余

生活、工作在这座拥有3000多万人口、270多万市场主体的超大城市的人们,不会对上海的“两张网”感到陌生。

就在疫情期间,上海的“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为广大企业和群众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方便:零接触服务,不见面办理;使用随申码的用户达到3.7亿人次,随申办APP个人用户数有2186万之多。这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是一场大考,而“两张网”在关键时刻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好成绩”摆在眼前,这座城市却没有一点点沾沾自喜,相反,我们感受到的是满满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4月13日举行的上海市“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工作推进大会上,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强调,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是城市治理的“牛鼻子”工作,牵动着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牵动着长远发展大局。

对于“两张网”,不仅要“能办”,而且要“办好”,这是大会传递出的明确信号。这座城市的自我加码,是因时因势的未雨绸缪。

眼下,重担仍在上海的肩头:外防输入,就是要守好国门,保障人民健康;复工复产复市,就是要抓紧时间,将疫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更不必说,疫情仍在全球范围内“大流行”,各国经济承压,形势严峻。

情况是错综复杂的,此时此刻,我们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而要打好这场“持久战”,就不能反应迟钝,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跑到问题的前面去。“织好两张网”,就是上海的领先一步。

疫情短时间内尚不会消散。为了方便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也为了促进广大企事业单位的复工复产,充分发挥“两张网”的作用,正当其时。

不仅如此,李强书记还着重指出,要深刻认识“两张网”建设不只是技术手段创新,更是管理模式创新、行政方式重塑、体制机制变革,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动城市治理的全方位变革。

也就是说,“织好两张网”,靠的不光是先进的技术手段,更要转变思想、转变理念,实现一场全方位的“变革”。精准预警预判预防风险隐患、为基层减负增能,把“两张网”升级后的功能归结起来,就是要更加高效地办成每一件事。形势不等人,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宝贵的。对此,我们应该有最清醒的认识。

整座城市上下,早已在积极行动。此前,上海发布了《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自2020年4月10日起施行。在4月13日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新闻发布会上,市经信委发布了《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

危中有机,关键在于能不能化危为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经济发展的大环境,通过“两张网”提高办事的效率,上海不断打出“组合拳”,主动出击。

汹涌的疫情当前,情况随时在变化,未来仍有可能出现无法预料的问题。越是在这样的关键考验面前,越是要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织好两张网”的战略部署,体现出城市管理的智慧,也提醒我们,必须绷紧一根弦,现在正是各项工作绝不能松劲的时刻。

※ 澎湃评论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