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秘密:华约北线核突击计划

这张制作于1970年的地图是一张恐怖的地图,或者说标志着世界末日的地图。这是一份华约组织制定的突击西方帝国主义世界的作战地图,图上红色的箭头代表华约军队的突击方向,而竖立的红色小炸弹则表示投放的核弹。这张地图表现的是华约国家向西方开展的三个突击方向中的北部方向。


图中可见,华约军队会沿着北部海岸一路西进,开战14天就会进抵大西洋沿岸。这支向西突击集群主要由苏军和波兰军队组成,他们将攻入西德、丹麦、荷兰、比利时,迅速西进,其目的是快速攻陷北约国家大西洋沿岸各港口,阻止美国和加拿大的增援行动。在当年的华约体系中,波兰军事力量位居第二,仅次于苏联。波兰常备军员额为361000人,战时动员可扩编至865000人,随时可动用15个作战师,其规模甚至超过当前的美军。此外,波兰还装备有2880辆坦克,2750辆装甲人员输送车和2000多门火炮,实力绝对不容小觑。地图显示,在开战的第五天,波兰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会对丹麦发动袭击,把这个北约阵营的小国一击出局。


在进行这一系列攻击行动时,华约会大量使用核武器。冷战后披露的冷战时代秘密文件显示,对峙双方对于使用核武器实际上都没有那么多顾忌。捷克共和国发现的档案显示,苏联将领们“完全相信西方帝国主义会首先发动核打击”。苏联及其盟国据此坚定认为,如果战争到来,就应该先发制人实施原子弹攻击。


这张波兰地图非常清楚地显示了苏联方面会动用多少核弹。大当量核武器会彻底摧毁西方的经济和政治目标。西德汉堡、汉诺威等城市,以及威廉港和不莱梅港都是苏联核武器的攻击目标。在荷兰,核弹会在海牙、鹿特丹、乌得勒支和阿姆斯特丹落下。在比利时,核弹会光顾安特卫普和布鲁塞尔,后者是北约总部所在地。即便是人口不足500万的小国丹麦,也会收到不少于5枚核弹,其中有两颗都是投向首都哥本哈根。华约组织还会使用许多小型战术核武器攻击北约军队的指挥机构、军事基地、机场、物资场站、导弹发射场以及通讯设施。如此密集的核弹攻击,产生的放射性会严重污染土地和水源,那些逃离战场的难民会遭受重大伤亡。由于大气的流动,放射性沉降物的影响范围会远远大于核弹爆炸直接影响区域。


总计,华约组织总计会动用189枚核武器,其中包括177枚核导弹和12枚核炸弹,当量从5000吨到50万吨不等。这还只是北部战线的核打击计划。在中部战线和南部战线方向,从德国其他部分领土一直到亚得里亚海,苏联也计划使用核武器展开突击。根据来自匈牙利解密的冷战档案,苏联计划用两枚50万吨核弹摧毁维也纳,慕尼黑会得到一枚。

如此一来,欧洲大部分地区会进入核冬天,而全球性的核战争看来也无法避免。历史学家们认为,苏联对于欧洲假想战争的爆发和核武器的使用有一种“童话般”的思维模式,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其实也有此类“疯狂”的计划。美国曾经制定过一个计划,准备使用上千枚核弹一次性摧毁苏联、东欧和中国全部目标。


但是还是应该相信,苏联领导人确实曾经考虑过核武器的现实问题,他们对于核武器的危险性还是有着清醒的认识。除了向中国提供过核武器教育器材,苏联从未对外出口过核武器,即使发现卡斯特罗政权不够稳定时,苏联也没有让古巴拥有核武器。在当年制定如此惊心动魄的方案,可能产生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让苏联和华约国家看到了核战争的恐怖一面,这促使他们更加坚定地避免全面核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