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走天还是走地,到底听谁的?

争论点

“走顶好,有问题了好维修,即便漏水楼下不会找你麻烦”

“走地好,这样管道不容易氧化,寿命长。”

事物总有两面性,两种施工在全国各地都很普及,没有绝对的对错,小编提供思路方便大家参考选择。

施工难度对比

走地作业难度相对低,校对水电管长度,热熔PPR管,固定管道等等,按照常规步骤施工即可。

走顶的话,师傅要在梯子上爬上爬下,反复比对长度,打钉固定管卡,热熔PPR管和接驳电管的难度都要大,一直仰着脖子不是什么舒服的事情。

一般来说走顶损耗的水电材料(管卡等配件)需要多一点,有时候需要避让排水管等自然要较多一些。

费用对比

走顶贵,水电走顶的费用是走地的1.5倍甚至2倍以上。

有些施工队或者装修公司不想走顶,有些甚至会报3倍的价格让你知难而退……因为如果团队没有熟悉走顶的水电工,这个活不一定有人敢接。

返工性

水电走地时,水电管材最容易受伤就是泥水工进场到退场这段时间,因为瓷砖、砖头、切割机等等比较重的建材和工具,如果有放置不当和粗暴施工等情况,很可能对水电管材造成伤害,所以一定要尽量做好水电成品保护。

走顶的话不用担心上述问题,毕竟高高在上没谁碰得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新风系统、中央空调等可能位置冲突的电器管道,施工前最好请水电工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沟通交底,避免互相影响施工性。

水管走顶最受青睐主要是它的返修性,滴水等问题第一时间发现和维修,不影响楼下邻居,但不能忘记如果漏水,自家的用来掩藏的吊顶也是要遭殃的,只是相对来说吊顶返工比地面瓷砖简单。

水管走地返修就需要瓷砖地板翻起来凿开地面维修,如果是木地板而且发现不及时,损失会更严重点。

电管就不必多虑,如果布线合理科学,管材质量过关,可以不需要凿开地面就可以进行线材的返修和检测,走地走顶返修性都差不多。

其他因素

水管经过的地方可能有噪音,相信大家在卫生间也偶尔会听到墙面或者顶面水管的声音,厨卫处影响不大,但有水管经过客厅或者走道,则要酌情做隔音处理。走地则无次担忧。

如果是有地暖无法开槽,层高比较尴尬,同时也想简单做吊顶的情况,水电走顶+半吊顶隐藏管道的方式可以一定程度缓解“层高”的尴尬(施工得当可节约出5~10cm)

水电走地对于厨卫的防水施工难度更大,加上要加管卡打钉固定水电管的位置,防水比较难刷。

水电管走地布管如果过于密集,容易引起瓷砖空鼓,需要注意监管。走顶没有这方面的烦恼。另外有说到线管走顶容易氧化的问题,这点小编不太赞同,毕竟对于塑料类产品来说,紫外线(阳光)和高低温交替才是影响其寿命的主要因素,所以大家无需对这点太过担心。(如有材料领域的专家也欢迎指正我的观点)

小结

水电走顶价格比较贵(材料费、吊顶费、隔音费、主要是人工费),安全性和返修性比较好,解决开发商铺好地暖无法开槽的问题,能够节约一点层高,不担心贴砖空鼓。

但要求师傅熟悉施工,业主能接受较贵的费用,可以走顶。

水电走地产生的费用相对少,特别要注意做好水管打压实验,需要做好成品的现场保护尤其是管件连接处

,跟泥水师傅打好预防针。

小编建议:

如果卫生间是跨层排水,可以选择水电走顶,防水施工也更方便,漏水的问题容易发现,厨卫多做集成吊顶维护也比较简单。

电管遍布全屋没必要走顶,有PVC电管返修换线都可以通过抽线解决。如果交房就有了地暖,也可以考虑走顶,但不是很必要,为了几厘米的层高多花这么多钱要衡量一下是否值得。

而且只要是市场常用的品牌水管,像某星质保50年,还有打压测试。正常情况下水管也不会有问题,问题主要是在接口的地方,所以不管是走天还是走地,接口的地方才是最重要的

总而言之除非你运气差,买到了很差的水电材料导致的质量问题外,关还是看施工和验收(打压实验),只要通过了验收,中期做好成品保护,无论走顶走地,用个几十年应该都不是问题。

隐蔽工程确实重要,但绝不是被小部分商家或者施工队“坑钱”或者“恐吓”的点,可以放心做出自己的选择。

您选走顶还是走地,欢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