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 往事

小时候记得每逢春节,家族所有的男性(襁褓婴儿除外)都会集中在爷爷家的“外屋地”。腾出的地方摆上香案、贡品、水酒等开始祭祖。因为爷爷家的老宅是晚清时期的老建筑,开间很大,正房一大片(不记得多少间房子),厢房、门房等围城一个很大的院子,影影乎乎记得大伯、叔叔等都住在这里。我有明显记忆时,记得大院子里用竹竿分割了几处小院子,后来知晓是是大伯、爸爸和叔叔等分家了,各自住进自己的小院子里。听爸爸讲过,文革之前我们家里是单独留出来一个大房间作为祭祖用的,摆设有高桌、香案,正堂挂有族谱等,就是人们常说的祠堂。不过和我们云南老家的宗祠堂没法比,老家的宗祠是独立建筑。现在在北方很少能看到过去的祠堂了,我国南方地区江浙福建一带还有完好保留的。我们云南的宗祠如今就是保留完好。在东北有祠堂的也大多都是像我们这种留出来一个房间罢了,再说了,那时有这种条件的家族也不多,大都是佃农或是闯关东过来的……。 文革时期开始“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就把族谱、祭祀器皿等藏了起来,这个上房大间也做了爷爷的“外屋地”(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厨房,因为烧大灶台,挺气派的)。东西开间有四、五米,南北雨顺(长度)有六米多,除了靠进门左右手边的两个大灶台,就是一个奇大无比的水缸。过去老人们认为水能生财吗。水缸坐在沙子上(水缸底沿围了一圈沙子,沙里生金嘛)。水缸往北就是进左右堂屋门,门的北边是条案或者碗柜,紧挨着后窗户是一个贴着北墙放着一个东西满顶的高桌子,上面摆放香烛、祭祀用品。后窗春夏秋是开着的,都可以进出人,冬天是用土坯封死的,挂上一领新炕席子(干芦苇编制的大席子,约有六平米之多),作为家谱的衬底,左右再挂上条屏,只等祭祖仪式用了。

其实,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挂在“外屋地”横梁靠西偏北,就是进门左手边要进堂屋的门往北点儿的那个大筐(南方叫篮子),不踩着凳子是够不着的,那里边都是爷爷奶奶装好吃的,比如烧饼、杠头(一种很硬的面饼)、干鱼、虾皮等。一是防猫,二是防调皮的孙子、外孙等,再有就是不容易发霉。糖果、罐头、柿饼等都是锁在柜子里。这个大筐只有在过年期间才被转移到厢房等,过年期间好吃的多,都是用大缸、箩筐、笸箩装东西。这个筐不被注意,只有平常日子才被熊孩子们惦记。后来懂事了,渐渐的知道了爷爷奶奶的联姻,使当时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家族走在了一起。奶奶家是当地的地主。爷爷家是方圆百里的读书人家——书香门第。再后来就是有了外公家族的出现,更是我们这个家族群——姻亲,在这个地区都比较有影响力。当然了,进步人士带动了进步思想,解放前后、抗美援朝、土改时期以及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当中,出了很多进步人士,为党为国家是做出贡献的,爷爷和外公先后都是被日伪关进过旅顺监狱的,爷爷被地下党救出来,外公牺牲在旅顺监狱,外公的三弟参加了抗美援朝。不过,奶奶内亲那边还是有被定性“地富反坏右”分子的,也相继被政府处理过的……。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