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级经济师考试感悟

中级经济师是我国职称之一,属于经济师类别,若要取得"中级经济师"职称,需要参加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试分为《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实务》两门课程,成绩不滚动,当年有效,两门均合格算为通过。 按专业分类,可分为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民航、人力资源管理、邮电经济、房地产经济、旅游经济、建筑经济等。

2019年全国经济技术专业资格考试于11月3日正式结束,关于考试试题的满意程度众说纷纭,不过有一个规律和趋势是毋庸置疑的,即随着该类考试推行多年,往后试题越来越难,知识点的考察会愈加灵活和细致,单纯死记知识点的学习方式已不可取。此外中级经济师的通过率一般在20%左右,并不是所谓的真的很简单。

关于2019年考试有如下特点,希望对有想法或者正在备考2020经济师的朋友有所帮助。

一、考察范围广

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专业实务的考察,考点都遍布各个章节,除了常考点以外,教材相对偏的知识点也有较多涉及,如最小二乘法的计算公式,相信在平常学习过程中更多的关注是在最小二乘法本身的作用而忽略了其计算的推演。因此,在考察范围广的情况下除了重点常考点以外,也需要关注整个教材,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最好是通读,不一定要记住,但看到此类题目一定要有印象,能够很快回忆。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二、考察灵活、注重场景

通过对以往考试试题的分析,知识点考察倾向于知识本身的记忆,2019年试题则更多倾向于在记忆和理解的基础上根据题目场景进行灵活分析,实质上就是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发起人股东股份转让的时间限制知识点不是单纯让选具体时间,而是给出具体公司成立的场景问具体什么时候可以转让。因此,针对此类灵活性的考察需要在平常学习过程中注重顺向记忆和反向推演相结合。

三、重点突出,细致考察

学习过程中,对于重点的理解需更深入,力争重点不失分。其次,对大类考点里面的细小知识点的考察趋势较明显,单独成题的频率越来越高,因此偏向于大框架思维的应特别注意要深入局部,其重要性体现在多选题非常明显。

四、难易结合、难易分明、体现差距

考试整体注重基础运用,历年试题也有较多重复的考点,区别在于从不同角度考察,所以历年真题要多做。差距更多体现在多项选择,因为每个多选选项全部选对的概率较低,多选做题应保持乐观谨慎,乐观体现为对于自己熟记和确定的选项力争不要漏选,有时候漏选一个差距不只是0.5分,而是1分,相信自己第一感觉,谨慎体现在对于不确定选项尽量不选,选择一个错误选项导致整题失分,得不偿失。其中的平衡心理需要在平常练习中加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