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律师到底能不能单独立案!?(附最全北京实习律师立案指南)

法院立案庭

实习律师到底能不能立案,至今都是律师界一个悬疑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曾经就此进行过专门的答复,不过答复里的话暧昧至极。答复的有关人肯定自以为是语言智慧,实际上表现了最高院不想参与此事的骑墙态度。

深圳律师协会2016年就实习律师立案问题请示最高院,询问实习律师能否单独立案。最高院做出“关于对《请求准予实习律师协助办理立案手续的报告》的答复意见”,答复里最高院首先说,律师才可以立案,实习律师不是律师,不可以立案。然后话锋一转又说实习律师可以接受律师的委托递送材料。

所以问题来了,接受律师的委托递送立案材料,算不算是独立立案。现实中立案就是递材料,二者的区分并不像最高院说的那么明显。尤其现在已经推广网上立案,递送材料与直接递送立案材料都存在。

实践中有允许立案的,又不允许立案的,也有允许律师单独出具授权立案的,有要求在委托书上有律师、实习律师名字可以立案的,做法五花八门。

显然,最高院是允许各地立案庭自己安排。毕竟从立案工作看,允许实习律师立案的法院没有因为实习律师立案,出过问题。不允许实习律师立案的法院,也没有因此有过什么政绩。

重庆高级人民法院2017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若干规定》规定:“申请律师执业实习人员可以根据律师需要,凭相关证明材料代为立案、代为提交领取法律文书,与律师一同参加庭审,但不得独立发表辩护、代理意见。”

山西省在2017年7月出台了《山西省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实施细则》,规定:“申请律师执业实习人员可以根据律师需要,凭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证和律师事务所介绍信代为立案。”

所以现在实习律师立案成了一个由各法院、各值班法官自由安排的事情。

我们搜集了北京法院的立案做法,并与大量实习律师核实,得出以下北京各法院是否允许实习律师立案的做法。北京大部分法院不允许律师立案,五个中院,只有一个中院接受实习律师立案,基层法院只有3个法院接受实习律师立案。

北京各法院实习律师立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