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說002期】西安攜手華為鯤鵬生態能否搶佔“新基建”先機?

2019年12月以"鯤鵬展翅 力算未來 共贏多樣性計算時代"為主題的陝西鯤鵬計算產業峰會在西安高新區國際會議中心舉行,2020年4月27日陝西長安鯤鵬產業創新大會再次舉行,兩次重大活動都是省市攜手華為一起舉辦,可以看做華為在西安的戰略佈局再次升級。西安將與華為攜手,共同構建鯤鵬計算產業生態,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壯大。



1、西安這次能否藉助華為之力,在這一輪“新基建”大潮中獲得發展先機呢?

西安具有文化、科技、人才方面的優勢,這也是華為重點佈局西安的原因。但是鯤鵬的生態更多的是應用,所以市場環境的好壞也非常關鍵。其實華為自2019年8月起,華為首先在深圳打造鯤鵬生態體系總部基地,並宣佈未來5年華為有計劃再投30個億打造整個鯤鵬產業。緊接著華為開始在全國各地開展鯤鵬生態體系規劃佈局,長沙、廈門、成都、廣州、重慶、上海等多地紛紛與華為牽手,宣佈開展與鯤鵬產業生態相關的合作。西安也算是華為第一批佈局的城市,但是不是第一個更不是唯一一個進行鯤鵬產業佈局的城市。這說明,西安要佔得鯤鵬產業先機,還必須優化自己的市場環境,用市場環換產業。

西安也確實這麼做了,4月27日陝西省國資委、省衛健委、省醫保局、渭南市政府、西安高新區、西安臨潼區政府、楊淩示範區公安局、陝煤集團、陝西廣電集團、西安大明宮實業(集團)公司等共10家企事業單位與華為公司簽署鯤鵬生態戰略合作協議,為鯤鵬計算產業在陝西各行業應用提供實踐基礎。例如臨潼區與華為簽訂框架合作協議,雙方在智慧旅遊、工業互聯網、智慧教育、智慧城市等方面進行合作,搭建數字智慧城市。

其實在數字智慧城市方面華為並不是最早的,前面還有阿里、騰訊等公司在積極佈局,電信、移動等企業也在爭搶市場,其實這個領域的競爭已經十分激烈。西安要和華為深度合作,進行更深的產業佈局和發展,就必須給華為一定的市場。



2、華為合作升級,收益最大的機會哪裡?

在4月27日陝西長安計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屆時,將在高新區建設年產PC機15萬臺、服務器2萬臺的生產基地,將帶動信息化上下游企業發展,率先實現信息技術國產自主可控。在2019年12月23日的鯤鵬計算產業峰會上高新區還簽下了華潤集團潤聯科技城市副中心、中興生態鏈產業園、騰訊雲計算研發中心等項目。無可厚非,這次最大的贏家是高新區。這些動作,或許就是高新區最近能夠出現地王的原因。

同時,根據2019年發佈的《西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行動方案》,重點圍繞半導體、高端軟件、智能終端、智能網絡四大領域,打造“芯—軟—端—網”為一體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預計到2022年底,電子信息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以上,電子信息產業綜合競爭力國內領先。到2025年,力爭電子信息產業規模突破4500億元,全面建成全球知名電子信息產業創新高地。在這樣的佈局下,為高新區的產業發展從單純地半導體產業向科技應用產業二次升級。

3、為什麼資源都集中於高新,其他區域是夠有“新基建”的機會?

華為這樣的科技產業生態和眾多合作項目落地,讓很多開發區和行政區都羨慕不已。從軟件科技應用來看,除了高新,最優潛力的應該屬於滻灞生態區。首先高科產業在滻灞的產業規劃中就是核心之一,其次騰訊雙創小鎮、長安大學科技園、騰訊雲大數據中心、亞馬遜AWS聯合創新創新、阿里絲路總部等都落地滻灞。不過滻灞和高新在科技企業引進方面存在差異化定位。滻灞引入的更多的是科技應用、數字文化產業、電子商務等業態,這塊雖然不能像高新哪些企業“硬科技”但是應用空間比較大,產生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也不可小覷。


騰訊雙創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