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美国海军导弹护卫舰舰种起源(六)

“布鲁克”级(Brooke class)的建造,宣告了导弹护航驱逐舰(DEG)这一新舰种的诞生,并在1975年的舰种重新划分中,被改划为导弹护卫舰(FFG)。但很少有人意识到,作为导弹护卫舰(FFG)舰种起源的“布鲁克”级(Brooke class)实际上也体现了美国海军攻势反潜的战术思维,或者干脆说导弹护航驱逐舰(DEG)/导弹护卫舰(FFG)这一舰种,很大程度上就是攻势反潜思维的独特产物。

攻势反潜的“攻势”是相对于护航反潜的被动而言的。无论是为掩护商船还是舰队进行的反潜作战,都是以驱赶敌人潜艇、保护目标舰船为主,并不强调主动前出搜索,也只有在敌人潜艇已经逼近、对护航目标产生威胁的时候才进行追求。由于主要是守侏待兔,水面平台反潜探测距离短、覆盖范围小就不是问题,能全时全程陪伴护舰则成为显著优点。

事实上,护航反潜是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主要反潜作战形式,即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了护航航母这一新型航空反潜舰只,实际上也不过是原有水面护航反潜兵力的延伸,被动护航式反潜的基本形式未变。

然而,在冷战中随着由远程核导弹武装起来的战略核潜艇的出现和迅速实用化,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每一艘这样的潜艇都蕴含着毁灭的因素,所以反潜作战必须变被动为主动,在大洋深处将其主动猎杀是最优选择。幸运的是,在1960年代-1970年代初,苏联海军的战略核潜艇技术还不是很过关。这为美国海军实施高效率的攻势反潜战术提供了可能。以1960年代扮演苏联水下核打力量主力角色的658型核潜艇为例。

在629型常规动力弹道导弹潜艇获成初步成功的鼓舞下。1956年8月26日,苏联政府下发了关于“658工程”的任务书,要求研制能够装载和发射弹道导弹的核动力潜艇,这个任务书经过当时相关部门的商议之后,决定在“627工程”(即N级攻击型核潜艇)的研究末期正式开始,而在此之前,先进行除核动力装置之外的其它技术的设计研究。

1958年底,627型攻击型核潜艇首艇交付苏联海军,成功解决了核动力装置装备潜艇的问题。629型潜艇和627型核潜艇是苏联在发展海基战略核力量的过程中迈出的最重要、最具有决定性的一步。之后不久,1960年,携带“北极星”导弹的美国“乔治·华盛顿”号核潜艇下水服役深深刺激了苏联政府。因此随着627型核潜艇的下水服役,核反应堆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原计划在其设计末期就开始的“658工程”开始加紧进行。

658型战略核潜艇为了赶进度,没有经过方案设计阶段,在1957年一季度完就成了技术设计(除部分关键技术外),1958年紧接着在627型攻击核潜艇之后就开始建造。为此,658型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从627型“拿来”了多项关键技术和装备,又吸收了629型潜艇的试验研究成果。658型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艇长114.1米,艇宽9.2米,吃水7.3米,水上排水量4060吨,水下排水量5000吨,水上最大航速21节, 水下最大航速26节,标准潜深250米,极限潜深300米。

相对于627型,658型最主要的两个改变,一个是在指挥台围壳中加入了导弹发射舱,可以容纳3枚弹道导弹;二是将艇艏造型从627型的圆钝型改为了类似于水面舰艇的尖头型,主要是用于改善浮航时的航行性能。事实上,658型战略核潜艇就是在627型的基础上,在艇舯部指挥台围壳后部嵌入一个导弹舱而建成的(从外型上看与指挥台围壳一体,成果取自629型常规动力弹道导弹潜艇)。

1958年10月17日,658型战略核潜艇首艇K-19艇在北德文斯克402造船厂开工建造,1960年11月12日完工,到1962年底该船厂共建成8艘,均部署在苏联北方舰队,构成了当时苏联海基核力量的基石。不过,658型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实际上只解决了有无问题,在成色上是很有些难堪的。由Д-2导弹发射系统和Р-13弹道导弹构成的武器系统在列装首艇之前就已经过时了——-只能水面发射的Р-13弹道导弹射程只有900-1100千米,圆概率偏差达4千米。

虽然苏联海军从1963年底开始改进658型艇,在艇上部署了Д-4导弹发射系统及Р-21导弹(3枚),能够从水下发射的Р-21导弹相比于只能从水面发射P-13当然是巨大的技术进步,提高了发射平台的隐蔽性和生存性,但1600千米的射程依然意味着潜艇平台需要“抵进射击”才能在美国本土播撒死亡的核火焰。

这就为美国海军在大洋深处实施有效的攻势反潜作战创造了条件,也揭开了作为美式导弹护卫舰起源的“布鲁克”级(Brooke class),其设计意图中的一层隐含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