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来暑往”,读起来只是个成语,活下去尽是艰难

寒来暑往,作为一个成语,出现在《千字文》的第五句,主要意思是形容时光的流逝。可就字面意思来理解,要想度过酷暑和寒冬,在今天来说,有空调有暖气,不是一个大问题。但对于古代来说,酷暑和严寒带来的大都是一场场灾难。

我以前是在宁波的余姚上班,那里也是王阳明的故乡。余姚虽然是一个半工业化的沿海城市,但风景也是十分的优美,同样也是充满着十分浓郁的文化气息。虽然已经过去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但余姚给我留下了很多难以忘怀的记忆。

首先是那里的人,非常的热情,哪怕我都已经离开了,现在还时常收到余姚朋友的问候。

其次就是余姚的冬天了。因为余姚位于沿海,又是典型的南方城市,夏天比较漫长,有空调还好说。但到了冬天的时候,也是非常的冷,而且还是又湿又冷。有好几个北方的同事也在一起工作,记得有一天看到了一个东北小姑娘发了一个朋友圈:“作为一个北方人,我差点在南方冻死。”

看得我是直乐呵,然后回过头来,再看看洗了三天,还没干的衣服,又忍不住在地板上跺了跺快要冻僵的脚。

在现代社会,有了保暖的羽绒服,还有棉袜,棉鞋都尚且如此。在古代社会,每次夏天和冬天,基本上都是非常难熬的一个时间。

酷暑

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夏天可以躲在房间里吹吹空调,出来逛街,也可以嘴里含上一根雪糕。

但古代的人们,尤其是对于农民来说,每一次酷暑的到来,都意味着要顶着烈日在田地里干着农活。

还记得小时候,因为家里特别穷(现在还是非常穷),我大概7岁多的时候,就开始跟着父母在地里干活,那时候年龄小,重活干不了,就除草。

有一次的大热天,太阳特别大,还没有什么云,眼看这块地就马上就要整完了,就听父母的,弄完再回家。虽然当时还有一个草帽带着,但烈日晒在背上,隔着衣服都能晒脱皮,地面上反射过来的热气也冲在脸上,汗水不停的顺着头发,流到脸上,再流到脖子里。没过一小会儿,用手一摸,脸上都是已经结晶的盐粒。

古代社会的农民,还大多数都没有自己的土地,差不多都是耕种地主家的地,做一个佃农。但无论是自耕农还是佃农,每个人往往都要种上十亩以上的土地,才能维持住一家老小的生存。

所以不存在说累了,太阳大了,不种地。而且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农业机械,只能靠手工劳作,这就意味着劳动量十分的繁重。再大的烈日都要在地里干活。如果生活在农村的人们,大多对此有所了解。

在炎热的夏天,顶着烈日在田地里耕作还只是一方面。在古代社会,农民们还要面对着另外一个大难题,酷暑往往意味着灾难。

地势高一些的地方,取水往往比较困难,所以酷暑的到来,就意味着干旱的到来。所以在一些影视剧中或者文学作品中,往往就会看到相邻的村子为了争夺有限的水源,而发生很多悲惨的事故

这在现代人看来,只余一乐罢了。但对于当时的人来说,他们争的不只是水,还是一家人的生命。争赢了就意味着在酷暑时节能给地里多浇一点水,意味着庄稼会有个好收成,也意味着一家人在冬天不至于饿肚子。

如果在炎热的夏天,天上还没下什么雨水的话,那往往就意味着旱灾的到来。而在古代,旱灾背后,往往还跟着蝗灾。就像历史上著名的李自成农民起义,就是因为甘陕一带连续三年不下雨,而且蝗灾也是不停的来,庄稼颗粒无收,就导致了很多人响应了李自成“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号召,直接推翻了明朝政权。

地势高一些的会闹旱灾和蝗灾,地势低一些的地方,尤其是平原地带,就得小心洪水的灾害。尤其是在河道两边的,不仅是田地,还有城市,都容易受到洪灾的威胁。炎热的夏天,很喜欢突然下暴雨,如果暴雨连续下,就形成了洪灾。

众所周知,黄河虽然是母亲河,但脾气比较暴躁,经常发生冲毁河堤,改换河道的现象。如果说对于旱灾和蝗灾,我们所知甚少的,那么对于洪水的灾害,我们就容易看到。年龄稍大一点的,肯定能记得98年发生的特大洪水灾害。

对于现代社会,在洪水面前,总是人民的子弟兵冲在第一线,而政府每年也都是把抗洪救灾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在古代也是一样,每年的冬季,就会趁农闲时节,组织壮丁修整加固河道,并清理淤泥,以防洪水灾害发生。

仅仅只是洪水,有的人还能幸运的度过,但在古代,洪灾过来,往往就意味着瘟疫的出现。在历史上,瘟疫和天花一样,都是人们最可怕的噩梦,轻则死伤一地,重则浮尸千里,比战争还可怕。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青霉素的发现,才改善了人们的命运。

严寒

俗话说,夏有三伏,冬有三九。如果说,酷暑是古代人们生存面临的第一个大威胁,那么和他不相上下的就是严寒。

在古代社会,严寒的到来,象征着一年农忙时节,已经结束。但对于农民们来说,这个时候并不是闲下来的时候,大都需要开始准备过冬的柴火和薪炭了。古代可是没有暖气存在的,对于富贵的人家,也只可能会修个地龙,取取暖。就像清朝时候的皇宫,也仅仅只有御书房里面和皇帝的寝宫里面才有地暖,其他地方是没有的。

煤炭,在古时候因为并没有大规模运用,那时候人们不知道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就认为煤炭是带有炭毒的,所以大多都不敢用,在冬天,度过严寒只能靠烧炭火取暖。更贫穷一点的人家,大多在冬天都躲在床上度过。

白居易曾经有过一个名篇,叫做《卖炭翁》。写的就是一个老头在大雪的时候,到街上卖炭的故事,原文如下: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如果读者里面,有年龄稍大的一些农村人群,那自然是见过砍柴烧炭的场面。我小时候,就专门的跟着邻居一起,经历了从砍柴,到筑窑,在到烧火,看窑,最后出窑的整个过程。一般烧炭就是从树叶变黄,开始落叶的时候就开始,而这个时候,地里的庄稼也已经收割完毕了。

一般烧炭,都需要跑到比较偏僻的山林子里面才可以,因为那里才会有比较粗一些的树木。人家旁边的,大多早都被砍回家日常的烧火做饭去了。

烧炭不仅是个体力活,还需要有耐心。一般烧完一窑炭,需要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每天都得来看火,看烟的颜色。一直等到出青烟了,才说明里面的木柴都烧通透了,得闭窑。闭窑过后,再过上三四天,才能够打开窑门,开始取炭。

取炭的时候,窑洞里的温度还是比较高,可能就和现在的蒸桑拿差不多,但温度估计还会更高一点。我当时在里面没带一小会儿,就受不住了。除了温度高,还有就是灰尘比较大,哪怕戴着口罩,取上半个小时的炭,嘴里面吐出的痰都是黑色的。

烧完炭,大部分都选择拿出去卖。一般的炭,只有富贵人家才能用的起,贫穷人家,要么砍一些柴回来,要么就把挖地时,挖出来树根扛回家,烧火烤。我小时候,就是父亲在每次挖生地的时候,就把整个的树根部挖出来,等干了的时候扛回家,冬天用来取暖用。

这种树根非常的耐烧,一般像是凳子那么大的树根,等到冬天到来,大雪封山的时候,就能够烧好几个晚上才会烧完。

能够有火烤的人,还是比较幸福的。在古代,大雪到来的时候,也是灾难到来的时候。一般城里的乞丐或者没有居处的人们,都会被冻死不少。所以,一般官府或者良善之家,在雪后都会救济灾民。

还有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严寒对于他们来说,更是十分重大的灾难。严寒时节,游牧民族将大雪称为白灾,因为大雪到来,很容易就会把养的牛羊冻死。所以一般游牧民族,都会在寒冬到来的时候,入关抢劫过冬的物资。更有一些游牧民族因为在严寒受到的灾害过大,生存不下去了,就聚集人马攻打中原,但又打不过而被灭族。

不过总体上来说,因为游牧民族大都比较彪悍,吃肉长大的人,在和中原的战争中,都是胜多败少。但只要中原的人们喘过气来,一般都能出现一些猛将,如霍去病、李世民、朱棣这样的猛人,杀到游牧民族的老家,更是将众多的游牧民族杀的十不存一,很多年才能恢复元气。

小结

“寒来暑往”最早是出自于《易经》,原话为“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说的是寒暑交替,一年四季时光的流逝。但很多时候,话说的很简单,但过程却是相当的艰难。

就像古人,将严寒下依然不屈的松竹梅,并列称“岁寒三友”,作为有傲骨的象征,并产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壮丽诗篇,激励了一代代人,面对困难,永不退缩,敢于拼搏。

虽然现在社会比较发达了,很多社会福利,让我们在每一个酷暑和寒冬,度过的比较轻松。但我还是想将这句话背后中,古代人们,我们的历史当中的先辈,艰难的过程写出来。还是希望大家在看到这四个字,或者听到这句成语的时候,能想起生活不易,做到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