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气病」十有八九都会遇到的暖气病,您肯定正在经历着~

供暖后,很多妈妈疑惑:为什么屋子暖和了,孩子本来快好的咳嗽又犯了,而且咳得更厉害?而且宝宝鼻子也干干的,嗓子也是干哑的很,这一切原来,是“暖气病”找上门来了~

今天一位妈妈找到我说,宝宝才4个月25天,已经低烧3天了,总是37-37.4℃之间徘徊,嗓子也是哑哑的,手心脚心很烫,偶尔咳几声,没有鼻涕不打喷嚏,去的一个小诊所,医生开了中药贴,2贴贴脚底板,一贴喉咙,一贴肚脐。就是不知道怎么办了,中药贴还要继续贴吗?

哪些原因容易导致暖气病?

很多时候室内暖气开放,容易造成室内温过高,也使得室内空气更加干燥、污染加剧,为病菌的滋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容易引起免疫功能和抵抗力的下降。

供暖后,宝宝鼻子干嗓子干皮肤干怎么办?

1.眼睛干

应对:

眨眼有保持眼球湿润的作用,让孩子有意识地多眨眼睛,每隔半小时要闭目休息几分钟。另外,用热毛巾敷眼10分钟,可有效缓解眼睛干痒。

2.鼻子干

应对:

可以准备一个加湿器,晚上临睡前喷喷,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平时可用纯的香油、橄榄油来点鼻腔,起到润滑效果、减轻炎症的作用。此外,家长可帮宝宝对鼻腔内部进行适当冲洗,以减轻鼻腔干燥,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

冲洗方法:

对于较大的孩子,家长可教宝宝洗净双手后,捧温水,用鼻子轻轻吸水并迅速擤鼻涕;而对于较小的宝宝,家长可以用干净棉签蘸水,反复清洗宝宝的鼻腔。

3.嗓子干

应对:

对于喉咙来说,喝水是最直接也最重要的补水方式,因此,家长应让宝宝少量多次饮水。此外,对于较大的宝宝来说,家长还可让他多吃蔬菜、多漱口。虽然漱口并没有太大补水效果,但是常漱口可保证口腔清洁,减少口腔中引起粘膜炎的异物和病原体的残留。

4.皮肤干

应对:

可适当减少宝宝洗澡次数,一周1-2次澡就够了。保持皮肤的清洁防止细菌进入皮肤,这是预防皮肤瘙痒的关键。但秋冬季节皮脂腺分泌变缓,如果天天洗澡会破坏皮肤表面的皮脂层,进而破坏皮肤自然的保护和保湿功能。

因此,在秋冬季节没有大强度运动出汗的情况下,可以不那么频繁地洗澡,同时,洗澡时要注意水温不要太烫,温度应控制在36℃-40℃为宜。洗澡过程中不要过度使用香皂及沐浴露等碱性较大的洗护用品,以免进一步破坏皮脂层。

此外,洗澡后要注意给宝宝涂抹宝宝专用面霜、身体乳,如甜杏仁油、乳木果油等滋润性较强的护肤产品,锁住皮肤表面水分,缓解干燥瘙痒。

供暖季节如何护理宝宝,预防“暖气病”?

馨妈提醒您供暖季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护理细节。

1.控制好居室温度、空气湿度很关键。

通常,室温在18℃至24℃之间、湿度50%至60%为宜。否则呼吸道就会感觉不舒服。

2.可以在暖气片上搭一条湿毛巾。

在家中放几盆水增加室内湿度,还可以在家中养几盆绿萝、吊兰等植物,或使用加湿器来调节湿度。同时要定期清洁暖气片,保持室内卫生。

3.室内要及时开窗通风。

采暖时应及时开窗通风,保持房间里空气的正常流通。在空气质量良好的情况下,家中应保证每天两次的开窗通风,上午8:00到10:00,下午4:00到5:00各一次,每次要超过半小时。

4.饮食要注意。

在寒冷季节供暖期间,应尽量多喝开水,多吃蔬菜以及水分充足、含有多种维生素的水果,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5.进出室内注意增减衣物。

供暖后房间里很温暖,但室外温度却很低,宝宝进出室内时一定要注意增减衣物,以免温差过大引起宝宝生病。

6.注意饮食多喝水。

在干燥的环境中,身体容易丢失水分,因此在暖气房一定要注意多喝水,饮食宜清淡,注意避免辛辣、油炸、甜腻食品,多吃蔬菜、水果,如苹果、梨、香蕉、橘子等,这些水果水分充足,还有润肺生津、养阴润燥的功效,可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7.多运动提高抵抗力。

不要因为天气冷就让孩子躲在家里不动,在天气好的时候应多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锻炼好身体才能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

8.消灭卫生死角。

温暖的环境下微生物会更活跃,因此供暖前应彻底打扫,消灭卫生死角,以免滋生病菌,供暖期间也应定期清洁、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