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市南区:“战时党建”,全力以赴!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按照全市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部署安排,持续深化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强化街道统筹领导能力,做实社区“两委一站”,形成了上下贯通、扁平高效的党组织领导体系,经过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多国海军活动、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服务保障重大活动实践,初步构建起了全域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市南区把战“疫”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建设的大考,创新建立“战时党建”模式,以党组织为核心,迅速构建起区“指挥部”、街道“战区”、社区“阵地”、网格“作战单元”、重点防控“山头”的全方位战“疫”格局,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阶段性胜利。


“指挥体系”

四级联动、一贯到底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市南区第一时间启动防控工作,依托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后形成的“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四级党组织领导体系,升级重大活动服务保障模式,领导干部以上率下、靠前指挥,迅速形成一贯到底、集中高效的“战时组织指挥体系”。

区委迅速成立区级防控指挥部,实行区委书记、区长双指挥长制,设立8个专项工作组并由区委常委担任组长,区级“四大班子”联动,全区干部队伍统筹使用,落实街道社区属地责任和行业部门主管责任,建立每日会商、分级协调、信息通报等工作机制,全面发挥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

全区按照街道行政区域划分,成立 11个“抗疫战区”,区委常委和副区级领导到所联系街道坐镇担任指挥长,统筹街道社区人员、机关下沉干部、执法队伍等各类力量,实行“五加二”“白加黑”运行模式,24小时有人在岗在位;区委常委每日在街道参加全区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挥长视频会议,确保上级部署要求“直落”街道,堵点难点就地解决。

下沉区直机关党员干部到社区组建社区工作专班。


全区下沉区直机关党员干部到50个社区,与社区“两委一站”工作人员一起组成工作专班。每个社区由2名下沉的区直部门主要负责人或正处级领导干部担任专班班长,负责统筹协调社区入户摸排、健康宣传、值班值守、小区管控、隔离人员服务保障、企业复工复产等工作,有力增强了防控前线的贯彻执行能力,夯实防控基础。

针对市南区人员密集、防控压力大的特点,全区划分751个网格“作战单元”,在每个防控网格建立“先锋防控小组”临时党支部,原则上由下沉的机关干部担任支部书记,集结机关干部、社区专职人员、网格员、党员志愿者等各类人员,严格落实一人一表、逐人检查、掌握行踪、动态清零等工作,坚决做到不漏一人、不留死角,织密织牢防控网络。


“前沿阵地”

统筹有力、力量充足


街道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市南区发挥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先发优势,依托扁平化管理的街道和实体化运作的社区“两委一站”,加强顶格协调,区域统筹联动,整合资源力量,构筑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有效防线。

纵向上,全区依托“战时组织体系”和改革形成的街道社区工作力量下沉优势,街道、社区、网格三级疫情防控负责人全部“高配一级”,资源统筹能力“上提一档”,既压缩了管理层级,提高疫情防控的反应速度,又解决了疫情防控物资紧缺、调配困难等问题。

横向上,全区发挥街道“大部制”改革形成的强大统筹能力,对市场监管、城管、公安等辖区内区直部门和驻街单位进行统一调度,有效突破了条块分割弊端,形成整体合力;依托实体化运作的社区“两委一站”,对社区居委会、社区工作站、网格党支部以及辖区各类“两新”组织进行全面动员,快速落实社区综合防控措施。

市南区党员志愿者在居民楼院进行消杀。


全区按照“街道吹哨、部门报到”的要求,结合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迅速组织全区70多个部门、980多名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增援防控一线;另一方面,全区深化“党建点亮网格”工程,按照“网格吹哨、党员先到”的要求,动员网格支部党员和驻街单位、“两新”组织等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参与网格防控工作。

街道社区以联建共建为纽带,发挥街道党建联席会和社区共建议事会作用,结合疫情实际,完善“三张清单”,深化共驻共建,开展联防联控,先后组织了400多家较大的成员单位党组织参与疫情防控,增强疫情防控工作合力。


“保障体系”

多方参与、广泛动员


战“疫”,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人民战争。市南区充分发挥党的独特组织优势,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引领各方力量,健全关心关爱制度,完善疫情防控工作保障体系,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夯实基础。

市南区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党建引领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调配110多名干部,在火车站、机场等重点“山头”组建疫情防控机动队和突击队,建立“专项临时党支部”,日均完成监测人员900余人次;出台《市南区疫情防控期间线上党支部工作机制》,建立线上党支部1021个,确保各基层党组织在疫情防控期间高效运转;号召全区党员亮身份、作表率,培育了“疫线先锋”“党员冲锋号”等13个党员先锋品牌,4.3万名党员自愿捐款近443万元支持防控工作,自愿捐款党员占全区党员总数的79%。

联建共建单位为疫情防控一线捐赠物资。


市南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力量、联系群众优势,全面组织动员各类组织,广泛发动党员群众,共筑抗疫严密防线。在国有企业领域,海诺公司党委30余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承担接送来青、发热人员工作,先后出车接送612次,完成转移需隔离或就诊人员1119人;在“两新”组织领域,30余家“两新”组织党组织先后捐款捐物233.9万元,13家“红色物业”企业带头落实管控任务,累计投入人员3.55万人次,发放宣传材料5.06万份。

与此同时,市南区出台《疫情期间加强党内关怀帮扶的实施办法》《关于关心关爱疫情防控阻击战一线干部的意见》等文件,对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党员、在家隔离的生活困难党员等6种情形给予补助慰问,先后走访慰问奋战在一线和生活困难的党员210余名,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解除后顾之忧。

区委第一时间下拨党费30万元,用于支援基层党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制定《在疫情防控中开展干部表现专项考察的实施办法》,坚持在疫情防控一线考察识别干部,通报表彰60名“防控战疫先锋”,火线提拔10余名干部,全面构建起资金保障、关爱帮扶、考察激励等全方位的保障制度体系,持续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战斗力。


稿件素材由青岛市市南区委组织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