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封建制解体时期的欧洲,篱笆起义,坚守诚信的荷兰人!

“篱笆”引发的起义

1549年6月下旬的一天深夜,英国诺福克郡温姆镇的农民们愤怒地拆毁了一个贵族地主圈地的篱笆。第二天,同村贵族罗伯特·凯特兄弟,不仅支持村民的行为,拆掉了自家的圈地的篱笆,而且带领大家拆毁了本村所有贵族地主的篱笆,并发动了反对贵族地主圈地的武装起义。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英国毛纺织业迅速发展,羊毛市场需求急剧增长,羊毛交个暴涨,养羊业成为罂告最为有利可图的产业。于是,大批贵族地主先是挤占森林、沼泽、无主荒地等公用地,用来养羊,继而又采用暴力手段,将租种自己土地的农民强行赶走,用篱笆、木栏等吧墓地圈占起来,作为养羊的牧场。各地贵族地主竞相效法,趋之若鹜。这样,在英国历史上就发生了著名的“羊吃人”的圈地运动。圈地运动的发展和蔓延,致使大批农民丧失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和家园,背井离乡,变成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很多人被迫沦为乞丐和盗贼,社会秩序日益混乱。为此,英国国王颁布一系列法令,禁止农民流浪乞讨!

法令规定,只有年老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才能乞讨。凡身强力壮的流浪者,第一次被抓捕,要施以鞭打,然后立下誓言,遣送回乡;若第二次被捕,出了鞭打外,还要割去 半只耳朵;而第三次违令者,则将判处死刑。后来,法令的处罚更为残酷:凡拒绝劳动的人,一经告发,就被判为告发人的奴隶;主人有权用鞭子或锁链强迫其劳动;被处罚着如果逃跑并且超过十四天,抓到后就判为终身奴隶,并在身上打上烙印;主人可以随意出卖、赠送或转让。凡逃亡三次者,以叛逆罪处死。贵族地主的圈地本已使放大农民流离失所,而国王处罚流民的严苛法令又把破产农民逼入了绝路。失地农民忍无可忍,只得挺身而走险。于是,在英国各地爆发了反对圈地地运动起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发生在东部诺福克郡的起义!

温姆镇农民鹅起义,迅速得到附近农民的响应,罗伯特·凯特很快就组织起一支农民起义军,并大举围攻郡守府诺里奇。起义的盛伟影响迅速扩大,诺里奇城里的贫民和各地破产的农民、手工业者纷纷前来投奔。到7月初,起义队伍发展到两万人。围攻诺里奇之际,凯特拟订了一个“二十九条纲领”,要求立即停止圈地,恢复农民使用公有地的权力,减低地租,废除农奴法庭等,准备通过郡府上交国王。郡守府当局见起义声势浩大,一时难以控制,便采取欺骗和镇压的两首策略。一方面假意答应农民的一部分要求;另一方面派人向国王报告,请求支援。不久,国王派人捎回答复,只要起义农民立即解散还乡,可以既往不咎,赦免处罚,而没涉及“二十九条纲领”的任何内容!

起义农民见国王没有答应他们的任何要求,愤怒至极。在凯特的指挥下,发起进攻诺里奇城的战斗,并于7月22日一举攻占该城。英王得知诺福克郡首府被攻陷,惊恐万状,急忙派瓦维克伯爵率领15000名外国雇佣军联合当地贵族武装共同镇压起义。8月下旬,起义队伍与瓦维克伯爵的雇佣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瓦维克的雇佣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人多势众,而农民起义军毫无训练,人少势弱。经过几天激战,起义军寡不敌众,3500多人战死,罗伯特·凯特兄弟和300多人被俘后被处以绞刑。反圈地运动的农民起义失败了,但它反映了英国农民反抗压迫的斗争精神,有力地打击了封建统治,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圈地运动!

坚守诚信荷兰人

大家都知道荷兰是17世纪垄断海上运输和贸易的海上霸主,被称为“海上马车夫”。那么,在那个世界群雄逐鹿的时代,荷兰人何以能够称雄?人们会说:它的那时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他地处欧洲新航路的要冲位置;它的造船技术与航海技术先进发达;它的海军力量强大这些都没说错,但仅有这些远远不够,使荷兰人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在于当时荷兰人坚守诚信的品格。1世纪末至17世纪初,一方面为进一步熟悉和开辟新的海上航路,另一方面为谋取巨额的海外贸易利润,荷兰人纷纷组织船队通向东方海域,进行探险性商贸远航。有一个名叫巴伦支的荷兰船长,参与了1596年至1598年的远航。当时,所有已经探知的去往亚洲的航路,都是经由南面航行,而尚无经由背面航行的通路。于是,他试图冒险找到一条从北面航行到达亚洲的路线!

1596年初秋时节,巴伦支船长率领17名水手,装好委托人托运的货物,驾船出发了。在向东北方向的艰苦航行途中,船队途径地处北极圈内的三文亚岛时,不幸被北极高寒的气候和冰封的海面困在那里。于是,巴伦支船长和他的17名水手在三文亚岛度过了漫漫8个多月的冬季。为了在零下40度的高寒中取暖、以保持起码的体温,他们在岛上先是找到了一切能够点燃、取火的物品作为燃料。最后,能燃烧的东西实在找不到了,他们不得不一点一点拆下船上的甲板,劈开后当作燃料;远航所带的粮食不久就吃光了,他们就靠在岛上打猎,取得勉强维持生存的食物。在及其险恶的情况下,巴伦支和他的水手们渐渐临近的生理极限。不久,开始有人因饥饿、疾病死去。8个水手陆续倒下,被饥饿和疾病夺去了生命。然而,就是在这种境况下,巴伦支及其水手做出一件让人难以相信的事情;他们明知道船上载的货物中有可以挽救和延续他们生命的物品,包括药品和衣物,但他们始终也没有动一下,因为这是委托人托运的货物!

漫漫北极的冬季过去了,巴伦支和幸存的水手们终于摆脱困境,完成此次商贸探险航行,并将托运人的货物完好无损地带回荷兰,送到委托人手中。就这样,巴伦支船长及其水手们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履行承诺,坚守诚信,创造并践行了传之后世的经商理念与法则。而当时的荷兰人,恰恰是凭借这样的诚信赢得了海上商贸的世界市场,成为驾驭世界海上贸易的“马车夫”。为了使诚信理念得以传承,在阿姆斯特丹的荷兰海运博物馆,几乎每个星期天都要举行一个特殊的活动,就是由不同职业的志愿者担任教师,组织孩子们体验和重温四百多年前巴伦支船长为首的荷兰水手和商人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