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市苗種和水產品銷量緩慢恢復

大江晚報訊 春季是水產養殖的關鍵生產時期,按照常規生產,當前正是池塘修整、苗種繁育、生產資料收儲等養殖生產準備的重要時節。今年受疫情影響,市內生產能力較大的幾家省市級水產良種場,水產苗種銷售緩慢,苗種壓塘現象比較嚴重。在漁業部門指導和服務下,雖然已經銷售出不少水產品和苗種,但遠遠不夠,目前仍有約5000多噸各類水產品和1300多噸苗種存塘,銷售不出去。

近一個月來,無為雒河家庭農場的汪林海每天都到自家塘口走走轉轉,心裡特別焦慮。往年此時都是他和苗種場最忙碌的時候,突然的清閒讓他一度不適應。看著塘口裡密密麻麻的青草鰱鱅四大家魚魚苗,他比誰都發愁。受疫情影響,他這個市級苗種場今年的損失特別大。

“青魚苗還有2萬斤壓塘,草魚苗也有2萬斤壓塘,鰱魚苗有1萬5千斤,鱅魚4000多斤壓塘。”汪林海說,魚苗是個季節性的東西,這個時候必須要賣出去,如果賣不出去,後期氣溫回升,水溫變化會影響到苗種運輸的成活率。魚苗如果一直存放在魚塘裡,越長越大需要更多的餌料餵養,給自己帶來的負擔更重。“現在只能期待疫情早點過去,氣溫不要回升得太快,給我們爭取點時間,減少些損失。”汪林海說。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2日,各縣(市)區已銷售各類水產品約2465噸,已銷售各類水產苗種約1960噸。目前各類水產品壓塘約5345噸,滯銷率達69%。各類苗種存塘約1345噸,滯銷率達41%。從目前情況看,水產企業普遍存在困難。為此,蕪湖市漁業漁政部門表示,下一步將全力幫助苗種企業擴大魚苗銷售渠道,加強水產苗種供需信息服務和調度。加強水產養殖技術指導,實時接受技術諮詢,同時深入塘口面對面解答生產中的問題。加大產業扶持力度,制定切實可行的補助政策,協調金融機構,加大對養殖企業的貸款支持。(記者 李賈 實習生 傅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