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记者发回来的大学生期末考现场报道,居然......

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的年末,也意味着要见到我们最期待的朋友“寒假”。

它来了,它来了,但是它背着期末考来了。

期末的考试周,真的是让人一言难尽。

前几天的#大学生考试周真实状态#微博话题,阅读量达到3.6亿+,讨论6万+。

许多网友纷纷开始留言:

正在考试周的你呢?“预习”得怎么样了?

“考试范围就是没有范围”

初中高中时是最“惊喜”的就是语文课,文章最后写着的背诵全文。

以为到了大学里就不会有了,后来到了才知道,是我太年轻。

是没有了背诵全文,但见到的是他哥哥“考试重点”。

背吧,全背吧,都是重点。

法学:“法条,区区几万条”

新闻学:“谁才是爸爸?”

医学:“领悟医学的真谛”

我的头是这样的

中文系:“背就对了”

“我要开始复习了!”

虽然考试的范围是全宇宙,但是我们也要去探探路。


考场如战场,每个人都想活到最后。

大学生的期末考试往往是在复习与预习之间切换。

方法也是"五花八门"的,花五天时间,考八门科目。

在不用上课的考试周,去复习一学期的课程。

不知你有没有试过这些的复习法

据不完全统计,80%的大学生,在考前30天内开始着手准备复习计划。

但是在前29天里,他们会一边认真预习课本的目录及序章,一边怀揣着负罪感继续吃喝玩乐。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所以当你以为你复习好了信心满满去赴考的时候,却是翻书:“马冬梅”,合书:“马什么梅”,考试:“孙红雷”。

不管结果是否如意,我们都得先尽力。

为了不挂科回家过一个安心的好年,大家都要拼了!

虽然考试周的图书馆像是有人24小时在哪里定居了一样找不到位置,但是可以在宿舍,在走廊,在排队吃饭的间隙等一些时间的碎片去争分夺秒的学习。

祝你发际线不再后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