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拍写真要有质感?啥是质感?职业摄影师教你深度解读

春天到了,花也开了,树也绿了,小姑娘们都出来拍照了。我们经常听人说,某张照片有质感,某张照片质感差。那么,你真的知道什么是照片的质感么?

我打五毛钱的赌,十之八九的人,好像知道,又讲不清楚,对吧?不过,这没关系,这个知识实在有点冷门。我甚至听一位摄影大师在讲公开课的时候,都把这个问题讲错了,所以,你就不必纠结了。不过,这篇文章读懂了,你肯定就彻底明白了!

我们先来看两张照片:

图一,Elena skaya/摄影


图二,Elena skaya/摄影


质感通常是指表面的质地,给人粗糙或者柔和的感觉,摄影作品的质感通常由光源(灯光)决定。


光源以光质来分,分为硬光,软光,与散射光。硬光质感最强,软光次之,散射光质感最弱。注意,质感弱不等于难看。小姑娘们喜欢的糖水片,往往质感都不咋的。


一、硬光,可以用两个标准来判断:

1、明暗交界线清晰,例如图一,脖子上的亮与暗的交界线条非常清晰。

2、模特的皮肤毛孔清晰,锐利,甚至有点粗糙的感觉。例如图二。

以上两条,在硬光中,都会同时得到体现。

在摄影棚里,硬光通常用标准罩加蜂巢罩来实现。当然,有时候也是直接用标准罩或者雷达罩

在室外,九点到下午三点之前的直射阳光,是硬光。


(下面我会用软件模特图具体给大家演示区别)。


二、软光

图三,Paul Apal'kin /摄影


图四,Paul Apal'kin /摄影

软光,也可以用两个标准来判断:

1、明暗交界线柔和,例如图三,脖子上的亮与暗的交界线不锐利,很柔和。

2、模特的皮肤毛孔不清晰,感觉皮肤光滑自然,例如图四。

以上两条,在软光中,都会同时得到体现。


在摄影棚里,软光通常用四角柔光箱八角柔光箱来拍,少数情况,也用标准罩与柔光板或者柔光屏配合来完成。

在室外,薄云遮日是软光,日出一小时之内,日落一小时之内,是软光,你会明显感觉到光线不刺眼。


除了硬光、软光以外,还有一个光线,叫散射光。

三、散射光

图五,晓柏/摄影


图六,晓柏/摄影


散射光,也可以用两个标准来判断:

1、脸上及鼻子下面,几乎没有明显的明暗交界线或者阴影,鼻子下面也没有明显阴影。感觉光线很自然,很均匀。

2、模特的皮肤光滑自然,看不到毛孔,整个画面有一点淡淡的灰白,不锐利。

以上两条,在软光中,都会同时得到体现。


在摄影棚里,散射光通常由跳闪来实现,即反射式打光法,比如打向房顶,或者打向泡沫板。

在室外,阴天的光线,是散射光。不过,阴天拍人像,最好还是要补光,不然脸会非常灰。

理论讲完了,下面用棚拍软件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对比效果。

硬光效模拟图

从图上可以看到,硬光灯,明暗交界线清晰锐利,皮肤质感强,光影效果干净通透。


软光效果模拟图

从图上可以看到,柔光箱打出的软光,明暗交界线柔和,有明显的过渡,皮肤质一般,光影效果自然,但不如硬光通透。


散射光效果模拟图

从图上可以看到,散射光的效果,明暗交界线不明显,没有明显的过渡,皮肤看不到质感,但是光洁自然。光线均匀,但略显沉闷

以上三种光线,各有优缺点,实拍摄中,某个摄影师往往会偏爱某一种光质。比如你看外国摄影师,他们的作品,几乎是清一色的风格,比如,他绝大部分作品是以硬光为主,或者绝大多数作品是以软光为主的。


从皮肤细节观察不同光质的效果


以上三张图,是用软件模拟,从后侧方向打向人,面部的不同效果。实际拍摄过程中,从后侧方向打来的光线,对体现人的质感是非常明显的。特别是一些皮肤粗糙,有胡须的男士,质感会非常突出。


Jill Greenberg/摄影


Jill Greenberg/摄影


Jill Greenberg是一位非常喜欢用硬光的摄影家,上面两张是他的作品,可以看看他的硬光效果——注意观察皮肤与毛孔,质感超强,对不对?因为他打的光比小,所以看不太清楚明暗分界线了。


经过我这么详细的讲解,你明白摄影的质感是怎么回事了吗,知道了哪些光源是硬光,哪些光源是软光,哪些光源是散射光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