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在求中国的呼吸机?核心技术还在欧美手里,别太膨胀

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毒与人类的战争居然已经持续了快五个月了。

随着中国国内疫情得到控制,中国开始密集出手援助其他国家,彰显了人道主义精神和大国风范。



随之而来的是,许多人的自信心提高到有些“膨胀”的程度了。我今天想问的是,我们有资格骄傲膨胀吗?

除了各国不尽相同的防疫措施,这场人类与病毒的战役的背后,实质上是各国经济与科技实力的较量。



以呼吸机为例,想必大家最近都听说了不少“某国订购中国呼吸机5万台”、“世界抢购中国呼吸机”之类的新闻吧。全球疫情严重,这会儿中国的呼吸机可真是香饽饽,世界各国雪花一般飞来的呼吸机订单一定让国人自豪感增加不少吧。

但你可知道疫情之前国产呼吸机的市场地位?



这是2017年国内市场各大品牌的呼吸机份额,其中迈瑞和谊安医疗是国内企业,这点份额真的是少的可怜。



这是最新的全球前五的呼吸机品牌市场份额(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中国国产呼吸机在哪里?没找到吧?在“其他”。

国产呼吸机在国内市场还能有一点零星的占有率,国际市场就成为“其他”了,连名字都不配拥有。

呼吸机的核心技术例如风机、传感器和芯片还是牢牢被欧美国家控制,我们的国产呼吸机在稳定性、噪音、效果等方面在进口呼吸机面前没有任何优势。你如果有心留意过你会发现,国内医院的呼吸机绝大多数都是进口品牌。在这种“救命”机器的选择上,医院不敢冒险。

疫情冲击下,许多国际呼吸机品牌面临停工和供应链中断的难题,产能极其有限。以往国产呼吸机只能依靠性价比抢占一些东南亚和非洲市场,如今却供不应求。但说句难听的,如果不是国际呼吸机巨头产能有限,国产呼吸机可能还很遇到这短暂的黄金时期。



再看看病毒核酸检测技术。据我了解到的,国内大多在30分钟到几个小时出结果,也有不少需要1-3天的(如果不准确欢迎指正)。



美国雅培公司实验室最新的检测技术最快5分钟就可以检测出阳性结果,13分钟出阴性结果。



这一被称为ID NOW的快速诊断测试套件在新闻发布会上得到了特朗普的赞扬,这也是特朗普希望尽快恢复美国经济的倚靠之一。雅培4月份预计交付400万个测试套件,并计划到6月在美国提供多达2000万套测试包。



医疗机器人也正在欧美国家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并且越来越多地参与患者护理。例如,在华盛顿州埃弗里特市的普罗维登斯地区医疗中心,医生通过坐在窗外,并使用机器人的摄像头,麦克风和听诊器监视患者的生命体征,成功治疗了COVID-19患者。医院的工作人员使用机器人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接触。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发明了“智能口罩”。这种口罩会在中间夹层有蛋白质涂层,它会附着在病毒上并使其失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发现,这种口罩在诱捕病毒方面有99.9%的功效。而且这种口罩可以清洗和重复使用。


戴森(就是我们熟知的吹风机和吸尘器品牌)开发了名为CoVent的医用呼吸机,美国的福特、通用、特斯拉等公司也增开了呼吸机的生产线。

可以说,欧美国家并不缺技术,只要落实好防疫政策,控制住疫情只是时间问题。



疫情或许让我们的国产呼吸机在世界上有了登台表演的机会,但疫情过后呢?核心技术还是牢牢掌握在欧美国家手中,我们的国产品牌可能又会回到“其他”中。

我们可能依旧拿不到最前沿的芯片技术,华为可能还是会继续被制裁,特朗普的贸易战可能会愈演愈烈。不人道地说,国外疫情的恶化给了我们喘息、追赶的时间,但不是让我们去嘲笑别人,不是让我们膨胀的。

疫情结束后我估计国际格局会有重大变化,我们要不卑不亢,埋头苦干,把握住这次挑战带来的机会,相信自己,天佑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