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很有钱!


今天央行披露2019年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的3万户均总资产317.9万元,家庭资产结构受户主学历、职业和所在地区影响。家庭净资产289万元。家庭资产中,住房占比七成,住房拥有率96%,金融资产占比仅为20.4%。

但我们也能看到公布的中位数仅163万元,与均值之间也相差了154.9万元,其中家庭资产以实物资产为主,住房是其中的重要构成。

数据显示城镇居民住房拥有率达96.0%,三套及以上住房占比超10%,贫富差距在平均之下也难怪不少人在新闻下的评论区留言:

对不起,我又给家乡拖后腿了。

我觉得很多家庭都“被平均”了。

就像我跟马云一平均我也是亿万富翁。

毕竟163万元的总资产怎么看都不像没钱的样子。那么明明户均总资产这么高,大家为什么还是觉得没钱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资产大部分都是以房产的形式存在,真正能动用的资金并不多。所以虽然数字上看起来中国家庭总资产不低,但消费能力其实并不高,更别说买房了。

一、贫富差距较大

如果把家庭总资产从低变高分六组,总资产最高的20%家庭的资产,占所有资产63%。财富是比较分化的。

最富有的10%的家庭资产均值为1500万元,占比全部家庭的47.5%,换句话说就是10%的家庭占据50%的资产,户均资产317.9万就超越了80%的家庭资产了。

这其实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现象。社会稳定的时候,越有钱的家庭财富增长速度反而更快。很多人钱少的时候,对投资理财是无所谓的态度,大家主要的资产都是房子,主要的债务也都在房子,很大部分的收入要供养房子,同收入段的住房拥有率远超美国。因为富人更有动力做投资理财,掌握的投资知识、信息也更多,投资渠道也会更丰富。越富裕的家庭金融资产占比越高,低收入段的房产占比最大

所以有钱的家庭会变得越来越有钱。

如果按城市计算家庭户均资产的话:

北京的数据为900万;

上海的数据为800万;

江苏的数据为500万;

浙江的数据为480万;

……

甘肃的数据为170万;

吉林的数据为141万;

新疆的数据为127万;

我觉得如果加个深圳的话,1000万应该算起步价。1亿可能刚刚算是中产。

按这结果,北京家庭户均资产差不多就是新疆家庭的户均资产的7倍。

因为家庭总资产包含固定资产(主要是房子)、金融资产(银行理财、基金、股票啥的),差距就在房价上。

二、家庭资产主要靠房子

居民住房资产占家庭总资产的比重为59.1%。住房是家庭实物资产的重要构成,居民家庭住房拥有率相对均衡。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实物资产中,74.2%为住房资产,户均住房资产187.8万元。居民住房资产占家庭总资产的比重为59.1%。和美国相比,我国居民家庭住房资产比重偏高,高于美国居民家庭28.5个百分点。

中国的房价其实早就超出普通居民的承受能力了,但因为种种原因就算明知道房价存在巨大水分,购房者还是有必须买房的理由,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购房者在买房的时候都必须要贷款才能买得起房。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虽然家庭总资产变多了但相对应的家庭负债也变高了。实际上也的确是这样,根据前面机构给出的数据来看,在家庭户均总资产里有77%的资产是以房产的形式存在的,也就是说虽然中国家户均资产高,但实际上负债也并不少。

打个比方,如果某个家庭贷款买来一套价值100万的房子,虽然名义上看增加了100万资产,但因为房贷的原因也背上了70万的负债,所以前面机构调查出来的163万总资产里面起码包含100万的负债!中国家庭的户均净资产可能也就是在50万元左右。

△家庭实物资产构成情况

但就算这样163万的户均家庭总资产还是让不少人感到不可思议,毕竟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居民的人均年收入也才不到4万元,按一家三口来计算163万相当于一个家庭13年的收入了,毕竟不管怎么看163万的总资产能都称得上一句“百万富翁”了。

三、股票类资产,包括股票基金等,在家庭中占比还很低

家庭持有的金融资产中,主要是银行理财、银行定期存款、现金与活期存款,股票与基金占比不到10%,如果考虑到金融资产占比家庭资产仅为20%,那么股票与基金占比家庭总资产不到2%,而且其中股票比基金还多…… 说明证券市场很有潜力啊,但是证券市场波动太大,或许大家更喜欢稳健的产品。不过通过基金等方式投资,已经越来越被社会接受。

刚刚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的公募基金统计,国内公募基金的整体规模也创下历史新高。

基金的定位跟房产还是不同的,更多的是吃掉家庭金融资产的一部分份额,代替传统的存款和理财。

掌握了基金投资,比一般的定期存款、理财收益还是要好的,这也是基金这类品种现阶段对国内家庭的意义,盘活家庭金融资产存量。

四、房贷为家庭负债的主要构成

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家庭负债参与率高,负债结构相对单一,房贷是主要构成部分。

受调查家庭中,有负债的家庭占比为56.5%。有负债的家庭中,户均家庭总负债为51.2万元。其中,53.8%的居民家庭负债余额在30万元以下,35.6%的家庭负债余额在30万~100万元,10.5%的家庭负债余额在100万元以上。

从负债来源看,城镇居民家庭的负债以银行贷款为主。有负债的居民家庭中,户均银行贷款49.6万元,占家庭总负债的96.8%。银行体系外的负债占比低,仅为3.2%,其中民间借贷和互联网金融产品贷款的户均负债额分别为1.2万元和0.1万元,占家庭总负债的比重分别为2.4%和0.2%。

从负债用途看,房贷是家庭负债的基本构成。有负债的居民家庭中,76.8%的家庭有住房贷款,户均家庭住房贷款余额为38.9万元,占家庭总负债的比重为75.9%。调查显示,75.9%的居民家庭将负债用于购房,24.8%的居民家庭用于日常消费,12.8%的居民家庭用于买车或车位,9.6%的居民家庭用于装修或购买家电,9.3%的居民家庭用于实体经营,9.0%的居民家庭用于教育,3.9%的居民家庭用于医疗,2.3%的居民家庭用于金融投资。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偿债能力总体较强。刚需型房贷家庭的债务风险突出。受调查家庭中,43.4%的家庭有住房贷款。有房贷家庭的资产负债率、金融资产负债率和月偿债收入比分别为16.5%、101.5%和29.0%,债务风险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其中刚需型房贷家庭的债务风险尤其突出,这三项指标分别为24.2%、151.3%和33.0%,均为所有群体中的最高值。相比之下,投资型房贷家庭的债务风险要小得多,其三项指标仅略高于平均水平。

房地产行业人士认为,对房价的预期,是居民购房、还贷意愿的重要支撑。目前,这一预期出现了分化,但总体并未出现“崩塌”。

据上述《疫情下中国家庭财富变动趋势—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2020Q1)》,预期未来3 个月家庭房产价值小幅上涨,指数为 104.9。具体的,65.8%的家庭认为房产价值基本不变,9.9%和2.5%的家庭认为房产价值减少一点和减少很多,认为房产价值增加一点和增加很多的家庭分别为18.9%和 2.9%。

本文转发自许戈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