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哪類資產最具投資價值?


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疫情對全球經濟產生了非常大的壓力。我看很多人說擔心經濟危機的到來,大的宏觀的我們不予評說也不是你我能看得懂的,但有一點,隨著各國的一系列救市政策,我認為流動性風險對市場造成的巨幅波動已經過去。雖然經濟基本面修復需要很長時間,可能還會有業績衝擊對市場帶來的較大沖擊,但是我認為金融市場最大的波動已經過去,如果因為全球產業鏈的復工導致第三波的爆發,那對於金融市場來說應該影響是邊際遞減的。

說這些是想表達,我們在這樣一個宏觀環境下應該如何來做資產配置,怎麼投資才是最有效的?我們來看看:

一、 權益類投資(股票投資)

目前無風險利率美國是0.7,我國大概是2.5,雖說長期來看利率還是下行趨勢,但是我們的經濟還算是有韌性的,因為我們內需相對旺盛,我們目前的利率水平也是遠高於西方國家,未來的強財政寬貨幣也有足夠空間。二季度可能還是比較慘,到三、四季度或明年一季度經濟好轉是能期待的吧?那麼股票市場就會有一個相對較好的表現,我們雖要注意短期風險但也要有耐心,至少結構性機會是可以看到的。這個勝率高賠率也高。

二、 債券

上面也解釋了,如果三季度開始經濟好轉,債就會存在調整壓力。目前來說可轉債偏貴了,時機還沒到,不建議多投,除非股票市場大漲,那麼可轉債才是一個好機會。信用債的話,目前收益率也偏低,利差還小,不如等經濟好轉了行情好,利差拉大,那會做起來才事倍功半。

三、 穩定收益類(固定收益產品)

你們有沒有發現,現在餘額寶七日年化都到1.75了,還記得那年的4點幾秒殺一大批的銀行券商同類型理財嗎?貨基如此,固收類產品的收益現在也是越來越低,何況現在經濟壓力這麼大,收益只會越來越低。不建議你們多投,但是對於我們普通風險偏好的還是可以拿出家庭可動用資產的5分之一來做一下吧,這是一個安全墊。

綜上,簡單做了下對比,目前看好程度權益類(股票市場)>可轉債>純債(固收可標配一點)。不同時期宏觀背景下,不同大類資產表現不一樣,不可能都一直漲或一直跌,所以我們要有側重,但也不能投資太單一,這樣抵禦風險的能力會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