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景观|鸭绿江边水没地 大美黄花映绿江

水没(mo)地,是一种特有自然现象。我仔细查询了一下,好像只有鸭绿江途经的宽甸县诸多乡镇中才有水没地,其中占江面积最多、型态最美的就是宽甸的绿江村了。

水没地,顾名思义其实就是高于河床的土地,也是被水淹没的土地。它形成于下游鸭绿江大坝蓄水的多寡,春季水库蓄水量低,水没地露出来,周边村民赶这个时节种一点短期农作物,比如小麦和油菜;等到7月末水库蓄水量增大,水没地就完全被鸭绿江水淹没,此之前村民尽可能的抢收播种在此的农作物。水没地能否从江水中露出以及露出多少,就要看江水的盈枯了。

绿江村的水没地作为一处神奇的风景,最被广大摄影爱好者所青睐。春夏枯水季节,江水退去,阡陌显露,村民在水没地里种上油菜、小麦等短期作物,构成黄与绿交织的大自然最美的杰作;进入丰水季后,随着江水的上涨,水没地一点点地被江水吞食,形成一个个形状各异的绿岛。随着水位的变化,这些淹没的绿岛的形状也在千变万化,如弯月如长剑在千千万万条漫向江水的绿色梨沟中,摄影人兴奋地捕捉着最优美的那几缕蓝绿相间的迷人弧线。

游客对绿江村的水没地心之神往,当地农民对水没地的依恋更是难以割舍。2005年前,国家向农民征收农业税,但却从不征收水没地的农业税,水没地又因水中的腐朽植物自然形成土肥,无需添加肥料,只是一把种子的事儿,农民何乐而不为呢?况且每到年底,国家还会按人头发放水没地补助款。所以当地农民自然希望每年的水没地多露出来一些,这样可种植的土地就多,加上土肥水润,收获的粮食也多,一年打下的粮食两三年也吃不完。老乡说,这两年他家水没地里种植的冬小麦收获1万多斤,实属好年景了。当然这种好年景并不是年年都有,如果哪一年庄稼种的稍晚些或雨季提前了,辛苦劳作就会随江东流。况且鸭绿江的水没地并不是每年都能显露出来,正因如此,绿江村的水没地景观才会那样让人向往。

绿江村,位于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东部山区,与朝鲜隔江相望,一座半岛伸入鸭绿江,让鸭绿江在这里有了一个几乎180度的大回转。绿江村由于地处偏僻,虽然交通比较方便,但长途的盘旋山路还是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好在靠近绿江村时大半公路都是沿江而行,驾车行驶在边防公路上碧水青山陪伴,风景很美。

绿江村景区是鸭绿江四大风景区之一。每逢春季,大片的水没地展现出最原始的形态和色彩,农民耕种的长长的地垄,整齐的排列在广阔的水没地上,就像一张大大的稿纸铺在青山绿水之间,格行整齐,井然有序。

进入初夏,水没地里的小麦、油菜包括青青的绿草都初绽嫩芽,给水没地披上了无垠的绿毯。油菜花开时,鸭绿江边一片金黄。这里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油菜花观赏地,从6月上旬开始油菜花陆续开放,到了六月中旬,在绿江村沿鸭绿江的水没地上,大面积的黄色花海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在春风暖意中层层涌动的黄色花浪。此时,黄牛悠闲,白鸟临水,渔舟搁岸,绿江风景正是妩媚多姿浓淡抹相宜之时。

这里的旅游开发尚在初级阶段,对于绿江村而言有利有弊。村里目前好多村民都在大兴土木翻盖民居为农家院,因为没有整体规划,不大的小村子“一片狼藉”。这里的村民大多还保留着淳朴的本色。一般住宿费用为每人50元,一日三餐也还实惠,都是城里人喜欢吃的农家饭菜。旺季时间是端午节前后周六,日。去绿江村游玩的游客一定要提前联系好住宿,否则无房可住。

绿江村现在也有酒店了,对环境要求高的可以选择绿江村山水假日酒店。

这个孤独了几百年的小村,这片静美了多少个春末夏初的江边农田,如今已是蜚声远近,曾经那么小众的“北方香格里拉”绿江村如今快速地向大众景点一去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