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人生,就是这样


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我们目光所视,从来都是远方。好像远方永远美好。

于是远离故乡,跋山涉水,去闯荡,去挣扎,并试图去抵达。

经年之后,远方还是在前面,永远在前面,而故乡,却在身后越来越远。

站在一段年岁上观望,才发现,故乡成了最远的远方。

正如那句歌词所唱,“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 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中国人的故乡情怀,古今相同。

而远离故乡的追寻也相差无几。

古代人离开故乡,求取功名也好,经商存世也罢,都是在江湖中摸爬打滚。

如今的我们亦是如此。

生活这个词,从来都是沉重的。

有的人在生活的这张大网中迷失了,也有人始终清醒着。

故乡,是一种时间距离,也是一种空间距离。

城市之中的异乡人,身心动荡,故乡成为一点牵念,一点抚慰。


李白说:“故乡不可见,肠断正西看。”

若能安稳,谁又喜欢总是流浪。

古代交通不便,许多人一走便是一生,“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所以思乡,是古诗词的主要内容。

见明月思故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见日落思故乡——“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在塞上思故乡——“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在海上思故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远方在目光中,故乡却在心上。



如今我们总是谈乡愁。

为何“愁”?

因为回不去。

故乡与我们每个人一样,都在被一整个时代推着向前。

于是那些童年,那些炊烟啊、风啊、萤火虫,古旧的街巷,老树,都被埋进了幽深的岁月中。

而我们与故乡的联系,也越来越淡薄。


只有历经太多时间变幻,见过太多世事无常,才会真正懂得那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可是人生,就是这样。

故乡回不去,但我们还是可以回到自己的内心。

生活不易,人去楼空也不过人生常态。

该干什么干什么,一步步走下去,向前走下去,准是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