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几百块的百数板,玩出几万元的快乐

认识数字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拿着一个数字5给宝贝看,他认真一看,仔细看,特别自信的喊出这是8!哎.....然后你又忍着耐心,再来一轮,真棒!他第二轮说出来了一个6!


所以百数板第一个作用就是辅助认识数,合在一块板上有助于记住大小顺序,拆开来一个个就方便认识单独的每一个数。



十字玩法

这就涉及到加减法了,这个玩法是你随便拿出一个数字出来,然后让宝贝找到他十字范围内的数字,也就是把+1、-1、+10、-10的数字找出来。



这一阶段玩会了,就可以增加一些难度了。也就是把四周围的数字都找出来。也就是+1、-1、+9、+10、+11、-9、-10、-11的数字都找出来。



再升级吧可以变化形状的来,Z字形、X字形、Y字形,数字,字母一手抓。当然我劝家长们自己先算出来哈,因为很有可能你也算不清。


简约框线标题

对于数字的位置感都掌握了,那么就可以比大小了。随便拿出来几个数字,让宝贝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好。



还可以有趣一点,玩个古老party里总是玩的猜数字的游戏,你心里想一个数字,然后让娃猜,你只说大了还是小了。



专注力


这个涉及的就是特别火的舒伯特方格,百数板就能实现啊!将数字1-9打乱顺序放在板子上,让娃按照1到9的顺序快速点认,正着认完,倒着认。


还可以非常轻松的加难,把这个方格扩展成1-16的4*4方格,或者1-25的5*5方格,让娃按照顺序正着或者倒着指认。


找规律


第一,引入奇数偶数的概念,让孩子去观察规律,“哦,原来是一个奇数,一个偶数啊!”。这块板子特别好的设计就是有正反两面,在正面学习规律,然后就可以反过来,在背面让娃自己去把奇数或偶数找出来,巩固规律。



第二,引入倍数,比如3的倍数,4的倍数,5的倍数,10的倍数,观察下有什么规律,3的倍数的数字,个位数会按照3、6、9、2、5、8、1、4、7、0的顺序循环出现。是不是有点悔恨自己小时候怎么没有这个东西。



第三,任意位置跳数,刚才说的是倍数,这回就选任意位置,比如18开始,每隔5个一数,继续去发现规律...



第四,用透明方格遮住几个数字,让娃自己去发掘,中间包含了什么规律。



第五,奥数题级别的,100以内,出现6的数字有几个?100以内,出现3和8的数字,又有几个?这个在百数板里玩一玩就特别清晰。


加减乘除


百数板其实也是个变形的轴,所以最开始学加法的时候,第一种方法就是让娃自己去用透明方块摆一摆,比如2+3=5,那就是2个红色方块加上3个绿色方块,而减法呢,就是我摆上了5个,又拿走了2个,那么还剩下几个,数一数吧,这样数形就结合了。这些方法比起掰手指要简单多了。



当这个含义明白了之后,同样可以像数轴一样,用跳的方法,还是2+3=5,那我就从2开始跳3步,结果就是5。这里同样可以循序渐进,先玩+0,-0,就是原地不动对不对,然后再来+1,+2,+5,+10,让娃慢慢的去感受规律。


第二种方法,64+27,先把64和6凑个整走到70,再向下挪动20,最后再向右挪动1,答案91.



第三种方法,63+29,迅速找出29的相邻数,没错,就是30,先向下挪动30,再往回挪1下,答案92。



第四种方法,53+26,先来十位数,50+20,再跳个位数3+6,答案79。



乘法也可以学起来,边背乘法表,边把对应的数字用透明方格遮起来,背完摆完,就可以回头来观察规律了。同样可以翻过去,让娃自己摆出来。



还有除法的概念,比如最简单的平均分,把6个透明方格,平均分成2分,那么一份是几个,算式表示出来是什么样子,这样去理解除法的含义。



几何图形


这里就不得不再夸下这块板子,翻到没有数字的那一面,几何游戏马上可以玩起来。比如摆出一个形状,让孩子摆出另一半对称的形状。



还可以摆出一些形状,引入边长,面积等概念,在板子上基本是一目了然。



桌游玩法

比如摆出九宫格,让横向,竖向,对角相加都等于15。这样好像又变成加减乘除了哈哈哈。



编程

将百数板正面朝上,用透明方块标识出编码移动步骤。R代表向右移动一步,L代表向左移动一步,U代表向上移动一列,D代表向下移动一列,好了计算如下编码吧,2RDR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