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封背后:做完浦东营前村志愿者,他又穿上新生小区冲锋马甲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邹娟 通讯员 李继成

被封闭的新生小区。本文图片 上海发布

祝桥镇新生小区,4栋多层楼房,300余人。12月7日零时,小区铁门打开,这也意味着小区解封,由中风险地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新生小区解封后

“我回来了!”7日零点刚过,小区的铁门刚打开,顾先生就激动地向站在门口的爱人挥手高喊。

其实,顾先生在父母家吃过晚饭就来到了小区门口,焦急地等待封闭解除。顾先生上个月出差,11月23日回到上海,此时小区已经处于封闭管理状态。

“妻子和女儿都在小区里,说实话心里还是有点担心的。”顾先生表达关心的方式,是几乎每天都会来小区门口转转,有时为他们送些东西,但是看到居委干部、安保人员以及志愿者们的认真工作,顾先生表示,“让我们感到安心。”

志愿者

小区封闭期间,有一支防疫“钢铁防线”。

在祝桥疫情防控工作中,三个封闭点位均属于江镇派出所管辖区域,安全保卫工作任务艰巨,全所迅速进入“战时”状态。

11月21日晚,新生小区发现确诊病例并定为中风险地区。民警严品章处警完毕后直接前往新生小区增援,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新生小区社区管控,次日凌晨三时,他仍坚守岗位,直至小区全体居民核酸检测完毕顺利进行社区管理。民警钱彬,有着一个刚满岁咿呀学语的娃儿,妻子也是医护人员,同为疫情防控第一线的夫妇二人,既要坚守岗位,又因为家中有小孩,不得不离开家到别处居住,将孩子交付双方父母照料。

小区平稳渡过14天,更得益于居民的自律和互助。

祝桥镇新生小区有一对新婚夫妻,妻子怀有6个月的身孕,21日下午,夫妻俩刚从新生小区去奉贤的岳父岳母家中,晚上得知新生小区有确诊病例的消息后,主动联系居委了解情况,在获知被列为居家隔离观察对象后,积极配合,连夜从奉贤出发赶回新生小区。当天回到家中已是凌晨2点多,第二天一早,按居委要求接受核酸检测后,在家居家隔离。

11月24日凌晨,浦东新区祝桥镇营前村解封,降为低风险区。祝桥镇“机关青年防疫冲锋队”志愿者杜春华结束营前村的志愿者服务,回家睡上一觉后,又穿上冲锋队员马甲,投入新生小区的防疫战斗。“我家就在新生小区,我义不容辞。”杜春华说。

新生小区规模不大,仅300余名居民。杜春华笑着说,工作量比在营前村小多了,每天还能回家吃香喷喷热乎乎的饭菜,晚上洗完热水澡睡在熟悉的床上,没有比这更舒服的事情了。

出入人员通行证

话虽如此,杜春华肩上的担子实际也没减轻多少。前几天上海大雨不停,居民对快递需求又有所增加,大量快递箱盒堆在小区门口淋雨。杜春华与志愿者们找来防水材料盖在上面应急,再逐个通知安排居民错开时间领走快递。确诊病例所在的楼道暂时封闭,他还要上门送菜、送快递。所幸居家隔离的居民也很配合。

祝桥镇江镇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鹏程透露,小区居委会7位工作人员,从封闭管理开始,就一直在小区,都吃住在居委会。小区居民组成了16个人的志愿者队伍,协助做好核酸检测的人员登记、数据记录,参与公共区域的卫生消毒,帮助年纪大的居民使用二维码,还当起了“搬砖人”,把外面送来的食品、药品以及大量快递、外卖按各个楼栋分别在架子上摆放整齐,方便居民提取。

张鹏程表示,小区封闭管理结束,并不意味着管理的放松。“今后一段时间,小区住户将凭出入证进出,外来人员进入则需要登记。“小区住户的出入证目前已全部分发下去了,方便大家今天一早就可以走出小区,回到工作岗位上。”

责任编辑:高文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