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投资,这次我可能不选指数基金

昨天的小文何时再缚苍龙?浅谈证券公司指数的估值与投资谈到了证券公司指数的估值与投资问题,但仔细研究了证券业以及主要券商的基本面后,我却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券商投资,借道指数基金未必是好选择。

证券业是一个典型的资本密集和知识密集的行业,即券商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离不开人才。实力雄厚的大券商在证券承销、产品研发、资管服务、自营业务上都具有优势,而人才招揽上的优势又进一步强化了龙头券商的地位。

01 | 2016年至今证券公司指数表现弱于指数权重股

考虑到证券业具有强者恒强的特点,在进行证券公司指数研究的同时,我也兼顾了对券商龙头个股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2016年2月至今,证券公司指数区间内微跌,但指数内权重排名前五的券商区间内都是上涨的。

证券公司指数仍未达到16年2月股灾3.0后的点位

2016年以来,证券公司指数扩容较大,前后有十几家券商先后上市。为了对指数内的成分股进行分层研究,我将2016年之前已上市的公司单独罗列,期间上市的新老次新券商进行单独罗列。

非次新千亿市值券商2016年2月至今的涨跌幅表现

从2016年之前已上市的老券商股的表现来看,券商内部的涨跌分化巨大。业内的龙头老大中信证券自16年2月1日以来涨幅约70%,市值千亿级的券商中除国信证券和申万宏源表现欠佳之外,其余均取得正收益。而中小券商的表现则普遍不佳,区间负收益的比例很高。

02 | 中小券商与次新券商拖累指数

非次新中小市值券商2016年2月至今的涨跌幅表现

从2016年之前已上市的老券商股内部比拼看,中小型券商整体上给指数带来了负收益。这些表现不佳的中小型券商,有部分因为股权质押风波,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如西部证券踩雷乐视网、信威集团……有部分因为15年牛市股价泡沫过大,均值回归之路漫长……

15年牛市中高市净率券商与券商龙头估值之比较

从2016年至今上市的新老次新券商情况看,部分公司的均值回归之路漫漫。因为按照当前的市场估值,中信、海通、华泰、国君、广发、招商五大券商,市净率估值最高者不过1.75倍,但次新券商有相当一部分市净率估值在2.5倍之上。

较高市净率券商一览(考虑到东方财富特殊可剔除)

随着限售股的解禁,流通盘的增加,次新券商走上均值回归的道路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证券公司的业务同质化程度较高,且中小券商在竞争力上弱于龙头券商,享受比龙头券商更高的估值是很难持续的。证券公司指数纳入少许比例的次新券商依然是给指数的整体表现贡献了负值。

高估值次新券商价值回归之路漫漫

在进行了老券商的内部比拼以及对次新券商进行了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选择大市值的券商股进行投资其效果是好于持有证券公司指数的。但我们也都知道,与指数投资相比,个股投资具有较大的难度。那么,券商龙头股应该如何估值,以何种思路去投资呢?

03 | 中信证券与华泰证券双龙估值谈

下面,我以中信证券和华泰证券为例进行分析……今天有其他的事情需要处理,就不能把文章写得太长,请大家理解。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