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家的茶礼,是“一蔬一饭”的关心

归家的茶礼,是“一蔬一饭”的关心

世界上最动听的情话不是“我喜欢你”,而是“你饿吗”

我想在这句话后面加一个字,这个世界上最长情的告白是:“渴不渴”。一天可能只饿3次,但一天可能会渴很多次。

年关将至,众多亲戚朋友不是赶着送礼,就是正在送礼的路上,面对必须要送礼的要事,诸如结婚、生孩子、过大寿等,都少不了用礼物表达。但是据说很多人是害怕收到茶礼的,不知道你否也一样

在茶发现最初,我们的祖先都是把茶叶用来饮茶汤为药,食嫩叶为蔬。后来因时代的不断进步才逐渐转化为饮品,所以说茶益健康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绿茶杀菌消炎;红茶养胃,温胃驱寒;乌龙茶减肥去腻;白茶解毒治牙痛;普洱降压减肥去油。就像突然流行起来的红枣枸杞保温杯,从日常一粥一饭、一茶一汤中获得健康,才是最具CP值(性价比)的养生之道。

送心意的习惯越早越好,因为有收入之后很快就会明白,“抱怨钱少”、这件事更多的是一种大众笑话,心理放松用的

一杯茶打开的话题,永不冷场

张三李四,加长理短,谈笑风生 说近邻居昨夜打小孩,说远可谈远古时代,盘古开天地

但凡有家里老少四世同堂的场面,最难的就是话题吧!所以家中正当年纪的年轻人就会优先拿出来开涮:对象找没找?孩子生没生?对象怎么还不找?

年轻人,一脸坐如针毡!

而话题开启者,摊摊手表示:我有什么办法呀?不尴聊,要冷场哦!

国人的社交礼仪,在酒桌上谈(交)情,在茶桌上交心。茶香品味、家里长短、邻里八卦,话题都在一杯茶中自由转换,谁也不尴尬。能把一家人的话题拉在一起,除了火锅,那就是就是茶了吧

16.8% 的朋友表示其实爱喝茶,但很烦“茶道”、“禅意”的捆绑销售,仿佛从茶里尝不出禅意就不配喝:“很多‘茶道表演’真的是纯忽悠想蹭点文化细菌又不得要领的暴发户。和传统文化毫无关系。”

所以说,不是我们不爱喝茶,而是不爱在喝茶的时候强装有文化

茶之礼仪,喝茶有道

中国人好以茶会客

看似简单的一杯茶

其中暗含了许多学问

除了泡茶讲究

斟茶、品茶、添茶都有讲究

学学茶礼仪

用最纯正的传统对待一杯茶

要知道,茶在中国的礼品目录里,可是聘礼的级别。女子“受聘”,那叫“吃茶”。

动不动就跟家里写信要茶的胡适,曾经在信里写道:

“茶叶两批,一批是你寄的,两箱共九十瓶,另红茶一盒。一批是程士范兄寄的红茶五斤,两批全收到了。”

他收茶叶,也喜欢给别人送茶叶。明明自己也是写信给家里要的,还要分享给朋友喝:

“前寄之茶叶……除分送友人外,余留自用。

​客来宾至清茶一杯,可以表敬意,洗风尘,叙友情,示情爱,重俭朴,弃虚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高尚礼节和纯洁美德。茶与礼仪已紧紧相连密不可分。

而像我这种特别怕麻烦的人,你送的礼物,我嫌占地方,你送吃的我怕胖,你送茶的话,emmmm……还不错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