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李安“家庭三部曲”之《饮食男女》

告别了中美文化差异的大主题,李安的《饮食男女》将镜头回归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母题。而且这一次李安也没有让我们失望,故事中的亲情、爱情、友情与人物性格命运巧遇偶合,在制造戏剧冲突的缝隙中插入对中式传统家庭观念深深的思考。

《饮食男女》片头

故事围绕朱爸爸与三个女儿间的爱恨情殇展开。影片一开始便花费大量笔墨描写了一幅饕餮盛宴的制作过程,作为五星大酒店曾经的总厨,朱爸爸为了周末的家庭聚会晚餐倾尽心力,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河里游的,荤的素的,煎炸烹炒,应有尽有,赚足了观众口水的同时,也暗喻了其实饮食之道与风尘往事大致相同,不同的原材料(人群),通过不同的制作方法(相遇结合),造就出不一样的味道(人生百态)。紧接着镜头在老朱的三个女儿间来回切换,大女儿(家珍)是个外表保守、内心狂热的基督教徒,独身三十年一直守候在朱爸爸的身边;二女儿(家倩)作为一家航空公司的主管,是个倔强独立、好胜要面的女强人,与朱爸爸的感情最为微妙;三女儿(家宁)初入社会,天真活泼,单纯善良,没成想后来却第一个离开朱爸爸而成家立户。就是这样的一家人,亲情、爱情、友情大戏铺开了。

朱爸爸做扣肉

朱爸爸的三个女儿:家珍(大女儿)、家倩(二女儿)、家宁(小女儿)(从右至左)

一、家珍的理想主义

对大女儿家珍的描写,一直沉浸在幽怨沉闷的气息中。家珍是一名中学化学老师,教学工作和学生们的调戏让她感到乏味烦躁;长期幽居在家,尽心尽责地担负起大家长的角色,却总遭到家倩言语上的无端中伤;情感世界一片荒凉,寄希望于宗教信仰,借以掩盖孤独炽热的内心;最离谱的是,她竟然编造出一段过去的失恋故事,以曾经受到情感伤害为由来为周围解释她长期独身的精神境界,着实令人大跌眼镜。然追本溯源,一切的一切归结何在?从某种程度而言,管中窥豹影片中的好多细节,家珍对于爱情的理想主义可见一斑:小时候朱爸爸过分宠腻家倩,她就会为此心理不平衡,从小便落下了遗失美好的缺憾;长期信仰基督教,耶稣与圣母的故事耳濡多遍,美好的道德伦理充斥内心,而对红尘俗世中的普通爱情不屑一顾;同事送其回家的途中为她介绍对象,她却冷冷地回答:我不希望人家喜欢我只是因为我的声音;家倩传言找到真爱,要搬到外边去住,她又会为此心理不平衡;锦荣一个人带孩子,她就会为其想种种完美的办法来结束当下的困境,事实上完美的办法没一个可用······种种种种,皆源于她对于另一半理想化的追求,所以也就造成了她三十岁了至今独身一人。或许独身一人没什么不好,没有那么多的家庭琐事,没有那么多的争吵抱怨,但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到了这个年纪,情感的积郁总要得到宣泄;还有就是外界的声音,中学生谈恋爱写情书的行为令家珍恼羞成怒,其实也暗讽了自己都这个年纪还没有谈过一场恋爱。虽然受到学生的蒙骗和捉弄,面对情书,她激动地手足无措,长久的压抑终于爆发,素面添加烈焰红唇,束发打开为波浪长发,白衣换作红衣长裙,骄傲地走在教学楼的长廊上,仿佛向全世界宣布:我有男朋友了,我谈恋爱了。黯然情殇之际,体育老师周明道逐渐走入家珍的视界和心里,甚至于自己都不敢相信,爱情真的降临到自己头上时,会变得如此冲动狂热,“我们等不及了,他要···我又是个教徒,今天早上我们已经请牧师公证过了,其实他就在外面,你们等一下哦”,简单的向父亲和家倩展示了自己的男友,便带着久违的行李和惜别的泪水跨上了男友的机车······

朱家珍

二、家倩的敢爱敢恨

三个女儿中,家倩是最招朱爸爸喜欢和疼爱的。小的时候,朱爸爸带着家倩到酒店的大厨房玩,教她做各式各样的功夫菜;又送她到外面受最好的教育,得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工作经常要加班到深夜,朱爸爸每天早上都会跑到家倩的房间叫醒她,提醒她趴在桌上睡对身体不好。可其关爱并未换得家倩的尊重和感激,她坦言现在的工作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把最真挚的感情和最好吃的饭菜献于前男友,却对周末家庭的晚餐细细挑剔,朱爸爸善意的提醒也换得“医生常说慢跑对你背不好,你怎么不听”的挖苦···正所谓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家倩的敢爱敢恨随着剧情的反转逐渐消褪,房产投资的失败,前男友感情上的叛变,温叔叔的突然离世,妹妹和姐姐的相继离家,愈发觉得父亲的艰辛和不易,在医院里看见父亲独自乘坐电梯的情景,不禁泪盈眼眶;在饭桌上明显看到父亲做的菜有明显失误,却装作缄默不语;把生活的重心从公司转移到家里,默默地收拾餐具和屋子,和父亲一起安放温叔叔的骨灰,张罗搬家事宜,婉拒唾手可得的工作机会与爱情,为父亲在酒桌上的表白心痛流泪,无奈却也坚定地选择守候着老宅以及父亲的一切。

或许家倩的性格和长相最像死去的朱妈妈,家倩是李安着笔墨最多的一个角色,最坚强也最脆弱,最任性也最乖巧,最无情也最痴情,这种性格上的反差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剧情设计上,家倩与父亲的关系前后变化最为明显,年少时的溺爱,成长后的叛逆,再到后来的体谅关爱,我们本想第一个会离开朱爸爸身边的女儿,却意外地成为陪伴朱爸爸的最后一人。尤其在片尾,熟谙做菜之道的家倩帮助父亲恢复了味觉,父亲感触良多,握着家倩的手,两人凝目而视,故事戛然而止,留给观影者无尽的想象空间······

朱爸爸和家倩

三、家宁、锦荣的意外爱情

家宁自小在两个姐姐的夹缝中生存,大姐渴望关爱,二姐受到宠爱,家宁不想自己卷入这场无休止的战争漩涡中,也争不过两位姐姐,所以从小到大,一直扮演着乖乖女的形象,内心却在一直追求自由与爱情。在快餐店打工的岁月,见识了好友的虐恋,就自然而然地“挖起墙角”来;还好是双方志趣相投,情愫渐生,终于走到了一起;到底是年轻人的爱情,未婚先孕,些许的惴惴不安之后,先斩后奏,让事实铺就了离开的地毯。

家宁和男友

如果单看影片前半段,张艾嘉饰演的锦荣可以说是临时串场的小角色,然而这个小角色却在临近故事结尾的餐桌上将我们好好教育了一番:原来爱情可以这般突兀浓烈。锦荣经历过一段失败的婚姻,也沉溺在过去的阴影里;原想着就这样带着一个孩子(姗姗)孤独终老,而且大家的意识形态里,锦荣就像是朱爸爸的第四个女儿;万般没想到,朱爸爸对姗姗的百般疼爱照顾融化了锦荣的冰心,家珍和家宁兀自离去,家倩又尚未从过去的阴影中恢复火来,锦荣也想着可以帮忙照顾朱爸爸。这么一段饱受争议的感情,虽让本以为可以成功“上位”的梁伯母(锦荣的母亲)气发昏厥,但最终朱爸爸和锦荣还是酿造了爱情的结晶,走到了一起。

锦荣和朱爸爸

四、朱爸爸的晚年爱情

朱爸爸的生活充满了悲凉凄苦,早年丧偶,毕生精力都付诸于厨房和餐桌;养育的三个女儿性格各异,年龄上的代沟逐日加深,难怪会喃喃自语,“这些孩子我一个都不了解,我也不想了解,长大了随她去吧;就像做菜一样,菜上桌了,一点胃口都没有了”;退休之后,清闲的生活难以填塞孤独寂寞的内心,“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不想也难···唉,忙活一辈子,就为这个···想了气人,好滋味谁尝过了”,一语双关,道破朱爸爸的内心;女儿们渐渐离去,空巢生活百无聊赖,渐渐地做菜也没了准头,与锦荣萌生爱意,不得不说,晚年恋始终是李安“家庭三部曲”中撇不下的表达内容之一。

食与色始终是李安电影关注的主题,《礼记》中所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人生就离不开这两件事,甚至于自然界的各种动物。饮食、逐色可以很简单,一碗清粥携一伴侣生育终老;也很可以很复杂,调和五味,精致挑拣,邂逅沉醉,苦痛悲欢。这也就印证了为什么两个人单纯地活了一辈子会令我们艳羡,两个人历经岁月磨炼未能走到一起也会让我们赞叹,因为这其中诉诸了不一样的情感味道,这些味道集聚在一起,沉淀了岁月的风尘,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升华了未来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