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兴的就是捐钱”“为慈善可以不要脸”:真慈善,看以下三点

白方礼老人生前最后一次接受采访。

记者问:“您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

“最高兴的就是捐钱,往外拿钱。”

“没钱的学生,拿了您的钱上学了,现在成材了,您高兴吗?”

“高兴,高兴极了。”

“人家都挣钱高兴,您往外拿钱高兴。如果您现在病好了,能动了,还去蹬三轮挣钱去吗?”

“完了,蹬不了了。”

“您好了呢?”

“好了还得蹬!”

白方礼老人从74岁蹬三轮,连续18年,累计捐助35万元,为300多个孩子圆教育梦。那辆破旧的三轮车见证了老人的爱心,可谓车轱辘上的丰碑



01 躬身奉献,比捐钱更重要

现在很多人做慈善,就一个捐钱动作,钱有没有用到位,后续受捐人还需要什么帮助,完全不管。

这样也无可厚非,毕竟躬身奉献太耽误时间,甚至影响赚钱,再说捐钱本身也是慈善呀。

但白方礼老人不止如此。

为了让贫困的孩子安心上学,白方礼老人完全靠自己的劳动,资助学生的学费生活费。可以说他的一举一动都在践行慈善。

以下是白方礼老人部分捐款记录:

1988年,为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捐赠5000元;

1989年,为天津市教师奖励基金捐款800元;

1990年,为河北沧县大官厅乡教育基金捐款2000元;

1991年,为天津市、河北区、津南区教师奖励基金、北门东中学和黄纬路小学等捐款8100元;

1992年,为“希望工程”和家乡白贾村小学捐款3000元;

1993年,为我国建立的第一个“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基金”捐款1000元;

1994年,为天津市河北区少年宫捐款1000元;

……

这一排整齐的捐款记录,最大金额也没有超过1万,几乎是零敲碎打积累出来的,所有的钱加起来,也就35万,单看这个数字是黯然失色的,还不如明星一次的出场费。

但捐款记录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我们不能忘记,白方礼老人支教的时候已经74岁高龄。

有人计算,如果按每蹬1公里三轮车收5角钱计算,老人奉献的是相当于绕地球赤道18圈的奔波劳累。

白方礼老人年近90岁时,已无力再蹬三轮车,就想法在车站上给人看车,然后把一角、两角的零钱装在饭盒里再捐出去。

《极简主义》说,“虽然向慈善机构捐钱是值得称道的。但是,通过这样的捐助行为所获得的满足感,与实际参与奉献行动所得到的相比,显得黯然失色。


面对面的交流、体力劳动以及完全沉浸在奉献之中的心理活动,比开支票所能得到的回报感要强得多。”



一位受益于白方礼老人的学生说道:“我也是白爷爷资助的穷学生,记得那是一年冬天,他老人家为我挣学费,在雪地里拼命地蹬三轮。连续干了好几天。累倒了,住进了医院,可电话里还对我说,别来看我,把路费省下来,用它来缴学费。是他老人家,帮我完成了大学。”

02 奉献是严肃的事,更是快乐的事

慈善是件极其严肃的事情,实际上起支撑作用的,还是慈善本身那种乐趣和快乐。

为了拿出更多的钱支教,白方礼老人对自己的日常生活,苛刻到极端的地步:两个馒头,一碗白水,还有一辆不停歇的破旧三轮车,这几乎时候他生活的全部。

连老人的女儿说:“当初看见父亲在街头蹬车的身影,很是心疼。”

老人却这样说:“别惦记我,我这样觉得自在快乐。”

在疫情期间,因捐助一线大火的韩红也是这样。

韩红严肃认真起来,要求救灾物资账目清晰、款项明确,“一包方便面都可以公示。”



很早之前,韩红在募捐时曾经当场下跪,很多人质疑她这是拿慈善扬名、做秀。

韩红回怼:“我做了公益那么多年,为了慈善从来就不要脸!”

慈善真的是容不得半点的轻慢嘲笑。韩红这是用刚强保护内心的柔软。

媒体问韩红,为什么做慈善?

她说,我从事慈善没有太多的“为什么”,只是觉得能从中感受到快乐,想得很简单。

探访四川抗战老兵时,她会被瘫痪老人的一个标准军礼所感动;彭州龙居小学修好后,她会被孩子们脸上的纯真笑容所感染。

《极简主义》提到,奉献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但我们也没有过于严肃地去对待它,而是像玩一样,从我们所做的事情中得到快乐,享受着奉献的过程。



03 要用自己的成长,为别人增添价值

《极简主义》中论述了五种超越物质的价值,分别是健康、人际关系、热情、成长和奉献。其中最重要的两点是成长与奉献。

两者可以构筑“成长-奉献循环”,即你越成长,就越能帮助其他人成长;而越是帮助他人成长,你自己就越能获得更多成长。

74岁早已过了退休的年龄,老人还去蹬三轮,可以说是一次自我的重新觉醒,重新找到人生的意义和努力方向。

这种成长,不是肉体上的强壮,而是精神上的丰盈。没有这么大的觉悟,怎么会捐出自己5000元的养老钱成立了助学教育奖励基金会,又回到天津卖掉了自己的老屋,贷款成立支教公司,接着连续蹬三轮车十八年,帮助跟自己毫不相干的贫困孩子上学。



白岩松说,白方礼老人给我的震撼要远远大于某些企业做的数额巨大的慈善,这是一种心灵的影响力。

他还强调,“我挺不愿意看到帮助别人的时候,你特别渴望别人展现笑脸,这里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东西。我特别愿意看到当帮助完别人之后自己笑了。”

换言之,广义的慈善,应该是要用自己的成长,为别人增添价值,当你真正为别人增加价值时,同样是以更有意义的方式为自己做贡献。

为他人增添价值,不局限于捐款捐物,甚至不需要捐款捐物。增添价值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都可以将其作为善心之举。

比如:

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危难之际伸出援手;提供一个创新思路;激励某人采取行动;聆听别人的倾诉;学会爱别人;

……

类似的案例很多。

比如,为了让行动迟缓的老人安全穿过斑马线,爱心司机主动把车横在马路中间挡住车流。

比如,疫情期间,外卖小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高治晓,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到医院给确诊患者送充电线,以免后者手机没电联系不到家人。



这中间最重要的就是,为别人增添实际的价值,而没有隐藏不良动机、不装腔作势。

慈善说到底,就是帮助别人后,你自己的会心一笑。

-END-

参考文献:乔舒亚·菲尔茨·米尔本 瑞安·尼科迪默斯《极简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