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履菜 缘何独树一帜

在林林总总的浙江菜系中,夏履菜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在传承浙菜“鲜、细、特、嫩”的基础上,这个来自“全球五百佳”的小镇以一道道滋味悠长又清新鲜美的夏履菜,征服了当下无数食客的味蕾。

以“蒸”字诀为主要技法,全生态保持菜品营养价值,夏履菜系已隐约自成一派,成为柯桥美食“江湖”的一面旗帜。

夏履菜崛起“江湖”

4月17日中午11点,踩着饭点的食客们络绎不绝地来到位于夏履镇莲中村的华丰酒家,让食客青睐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店里的几道招牌菜:红烧猪蹄、酱油河虾、清蒸鲈鱼和肉包子。

此刻,厨房内雾气缭绕,铁锅勺子的碰击声中,一阵阵菜肴的香味不断飘出来刺激着食客的嗅觉。“3号包厢,红烧猪蹄,清蒸鲈鱼好勒。”老板娘兼厨师杜建珍一边麻利地翻动炒锅,一边大声吆喝。

在另一家叫“莲庄”的农家乐内,中午12点已经是“一座难求”。来自杭州滨江区的一行5位客人是店里的老顾客,每次来夏履玩都会选择在这里吃饭。“这儿的菜以蒸菜为主,食材新鲜,口味鲜美。”食客张先生说。

夏履生态鸭、荷塘莲盅、老鸭炖猪蹄、羊肉冻、清蒸溪鱼、扣肉、干菜鞭笋河虾汤……翻开夏履镇政府2018年评选出的“夏履菜单”,26道夏履本土菜肴让食客眼前一亮。“夏履菜食材超级新鲜,烹调方式以清蒸为主,符合现代人健康养生的方向。”特意从中国轻纺城赶来品尝夏履菜的布商季先生如是评价。“这里的农家乐不是双休日照样生意盈门,到双休日更是‘吃一桌翻一桌’。”常来夏履吃饭的钱清原料市场食客高先生介绍。而在号称吃遍柯桥的“美食主义”者王先生看来,在柯桥,夏履菜当之无愧排第一。

撬动舌尖美味背后的“秘密”

厨房是饭店的重地,一切美味都是在这里诞生,“莲庄”的厨房也不例外,主厨兼老板李明此刻正把新鲜的蚕豆和手剥笋往一个个小竹笼里装,再放进大的竹蒸笼里用旺火蒸制。李明介绍,夏履菜的蒸菜都会选择放在竹蒸笼里蒸制。“一个是竹笼会有特殊的竹子香味,再一个,如果用不锈钢的蒸锅蒸菜,速度虽然快了,但是水蒸气会凝结成水珠,滴在菜品上会影响菜的质量。”

43岁的华丰酒家老板娘杜建珍开酒家已有8年,曾在夏履镇中式烹饪大赛拿到了一等奖,靠的自然是不俗的手上“功夫”,食客评价她做的红烧猪蹄是“夏履一绝”,对此她也颇有些小小的“成就感”。杜建珍说,要做出美味的菜肴,食材的新鲜是第一位,还要靠悟性和多年的经验积累。比如清蒸鲈鱼,鱼的血一定要放干净,否则鱼肉会发黄。“在蒸制上,我们是按秒计时的,一般蒸6—7分钟就可以,超过这个时间就会影响鱼肉的口感。”

在夏履镇的众多厨师中,柯桥区乡村厨师行业工会主席、夏履镇餐饮协会会长周苗火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周苗火16岁开始学厨,如今在这个行业已经摸爬滚打了20多年,一直孜孜不倦追求夏履菜的创新,10多年前,风靡绍兴的酱油河虾就是他的杰作。周苗火说,夏履菜要走得更远,首先要培育越鸡、白鹅、毛笋、蔬菜基地,这是夏履菜保持品质的“底气”;要讲好“夏履故事”,为夏履菜注入文化内涵。

夏履镇地处柯桥区西南山区,大山锻造出当地村民敢闯敢拼、直爽又不失细腻的性格,周苗火说,正是夏履镇一代代厨师敢创新,勇创新的精气神,推动着夏履菜向着美食的高峰不断攀登。

乡村旅游热为夏履菜带来新机遇

据周苗火介绍,夏履镇全镇12个村居有饭店厨师和乡村厨师近200名,其中有120名是镇餐饮协会会员。“这样的比例在全省都罕见,这表明夏履人对厨师行业的尊重和认可,也是夏履菜走向更辉煌未来的资本。”周苗火认为,夏履镇不断完善的旅游设施,全球五百佳的“金名片”和融杭新机遇的来临,以及夏履镇政府对做强夏履菜的全力支持,就是夏履菜腾飞的“天时地利人和”。

夏履镇党委书记朱国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打造“舌尖夏履”,是休闲夏履的一个重要内容。近年来,夏履镇通过主推“夏履菜单”,打造“全笋宴”“美食节”“美厨娘小吃大赛”,打造名厨、名庄、名茶、名产和名宴“五名工程”,夏履菜在品质和创新上有了质的飞跃,下一步,夏履镇将在培育无公害生态种养基地、培训厨师后备人才上下功夫,苦练内功,完善夏履菜全产业链,以产业振兴带动和促进乡村的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