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美味的石屏豆腐还有这样一段由来

石屏豆腐已拥有600多年的历史,在云南乃至中国都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豆香四溢,口感劲道,是其他豆腐所不具备的特色。而关于石屏豆腐的记载众说纷纭,其中有一段十分有趣的故事,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相传600多年前,石屏县城有一户人家,住着一对夫妻和母亲,可惜婆婆待媳妇并不好,日常生活中,婆婆连普通的豆浆都不愿意让媳妇多饮。有一天,婆婆要出远门两三日,婆婆前脚刚一走,媳妇后脚便开始磨豆子、煮豆浆,但当豆浆正开锅,她满心喜悦的要舀豆浆的时候,院子里竟传来了脚步声。媳妇害怕婆婆回来了,见着会挨骂,便赶忙端起了烧好的豆浆,连忙往灶上的瓦罈里倒。

 当她出门一看,进来的人其实不是婆婆,而是丈夫回来了。于是,她高高兴兴地拉着丈夫进屋喝豆浆。谁知,掀开瓦罈盖子一看,豆浆竟全部凝结成块了。原来,瓦罈里盛着一些她刚打来不久的井水。无奈之中,夫妻俩勉强尝了尝,却惊奇的发现,与过去用石膏卤水点制的豆腐不同的是,这凝固的豆腐味道竟然那样的质嫩味美。由于从未见过这样神奇的豆腐,当时,媳妇还诙谐地把它取名为"逗夫"。

掺入了井水,不仅没有破坏豆浆的凝固,反而变成了比平时用卤水点制的石膏豆腐还要鲜嫩的豆腐,这一发现,使石屏豆腐以其独到的制作方法和别具一格的口味,一时间名噪天下,流传百年。清朝时,"石屏豆腐"就曾作为贡品,成为宫廷皇室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上面这段是民间关于石屏豆腐的一个传说,媳妇因为不想让婆婆喝豆浆而把豆浆倒进装有井水的瓦罐里,却在机缘巧合下制成了石屏豆腐,还是口感十分优越的石屏豆腐。由此看来,很多的东西和美食可能都是在不同的境遇下"巧合"出现。不论如何对于老祖宗这些古老的制作技法我们应当传承下去,不断的发扬光大,不能让它们就此消失。传承和保护一直是几千年不变的命题,希望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承担属于自己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