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现在还适应吗?

古人经过长期的生活经验,总结出了“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

”这样的千古名句。其意思是:家中有田不去耕种,没有粮食收入,仓库就会空虚。如果有书让你去读,而不愿意去,你的子孙后代就会愚蠢。仓库空虚了,没有家底,你就要度过贫乏的岁月。你的子孙后代愚蠢了,各种仁义、礼节就会越来越疏远!那么这句古训还适应现在社会吗?不着急,让我认真、仔细分析一下,你就会知道答案了!

首先,解读一下“有田不耕仓廪虚”这句话。诚然,对某一些人,或一部分人,它已经不再适应。但是,大家都知道,我国仍然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接近10个亿,虽然有相当多的农民,变成了“农民工”,但是,他们依然是农民,因为他们家里有土有地。那么,他们手中的土地都去哪里去了呢?分析一下,有下列几种情况。(1)承包给农业大户,拿一点补贴。(2)给邻居或亲戚耕种,稍微意思一下。(3)自己在家的妻子或老父母耕种。(4)挖成鱼塘养鱼。(5)无人耕种,荒废。近几年农副产品的价格上不去,特别是粮食价格。使得很多农民都不想再种粮食,大有弃田不种的想法。如果这种行为、想法成了大趋势――田园荒芜,无人耕种。那么粮食必然紧缺,粮价飞涨!而以粮食加工为主业的工厂,餐饮等企业将纷纷倒闭,破产,人们会为了温饱而奔波!到那个时候再觉悟就迟了!

再来分析一下“有书不读子孙愚”吧!我们都知道,读书知礼义。读书既能识字,还能懂礼节,当今社会,多读书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是求职的金钥匙!能启迪人的思维,能提高工作效率……总之读书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并且随处可见。可是,现在农村,“读书无用论”又有了抬头趋势!有的人目光短浅,家长没读什么书,对自己的子女读书,都抱着不闻不问,得过且过的态度。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就认为万事大吉了,反正不读书在外务工也能挣钱!学生也认为读不读书没什么区别,天天在校混水摸鱼,做一天和尚连一天钟也不想撞。终日无所事事,不听教师劝告,不懂礼节,不思进步。挂着羊头,卖着狗肉,其实在校什么东西都没学到!到是玩游戏水平越来越高了,玩手机越来越顺溜了。这样下去怎么得了!会形成恶性循环,子孙也会有样学样的。所以“有书不读子孙愚”是有道理的!

我们的先辈们因客观原因,没有条件读书,感到深深的遗憾。可是到今天,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读书呢?!难道还要将“子孙愚兮礼义疏”这句话传承下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