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孩子3岁前的5个敏感期,家长这样做,让娃赢在起跑线

#母婴好物推荐#

有孩子的家长,对于玛利娅·蒙台梭利应该都很熟悉,她被誉为

“现代教育的创始者”,最大的贡献就是创办了蒙台梭利教育法。尽管过去了100多年,她的教育之法在现代仍然非常先进。可见,蒙台梭利这位意大利的教育家,对于儿童的心理研究得非常透彻。

敏敏接下来和大家分享,孩子在3岁前,主要经历的5个敏感期。所谓“敏感期”是蒙台梭利提出的概念,敏感期即相对于其他阶段,孩子更容易学习一些知识或者行为的时期。那么孩子3岁前5个主要的敏感期都是什么呢?家长又应该怎么做,让娃赢在起跑线呢?

蒙台梭利:孩子3岁前的5个敏感期,家长这样做,让娃赢在起跑线

一、手的敏感期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一书提出:孩子手的敏感期出现在孩子1岁之前。这个时期的孩子,最经典的表现就是非常爱撕纸、扔东西。有的孩子还会热衷于捡地上的东西,哪怕是脏东西,他都要去触碰一下。

孩子在小的时候对于手部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则不仅影响孩子的手部能力,还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所以,对于处在这个时期的孩子,家长要好好培养。

1. 不要制止孩子撕纸的行为,家长可以帮孩子准备一些没有重要信息的纸,让孩子去撕。家长也可以买一些各种形状的纸让孩子对比着剪,进而锻炼孩子手部的精细动作。

2. 不要喂饭,要让孩子尝试自己用手吃饭。

二、脚的敏感期

一般情况下,孩子开始学走路的时候就进入了脚的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最喜欢的就是下雨天出去踩水玩。因为孩子脚上的直观感受,能够通过神经刺激大脑的神经元链接,从而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所以,处在这个时期的孩子,父母可以创造更多这种新鲜刺激的机会,比如

踩鹅卵石、踩沙滩、踩棉花、海洋球等等,家长记住刺激越多,孩子越聪明。

三、秩序敏感期

孩子2岁左右会进入秩序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对于东西放置的位置非常执著,当孩子发现有些东西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摆放时,他一定会将这个物品恢复自己喜欢的位置。而且这个时期的孩子,也非常“霸道”。自己的东西,别人不能碰,否则就会破坏孩子自己设立的规则。

当孩子变得非常“偏执”时,家长一定不要强迫孩子去改变,家长可以利用这个时期来培养孩子的生活习惯。比如:可以利用孩子的固执,培养期孩子正切摆放物品的意识,要孩子自己整理玩具和房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