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过李子柒的南京6岁女童:养娃就是拼爹妈


你的眼见和格局,比给孩子留下多少资产更重要。



最近,6岁的南京女娃Miumiu(周昭妍)的乐器演奏视频在外网火了。


热度超过李子柒,被网友当作“文化输出典范”。



一人组乐队表演老鹰乐队的《加州旅馆》吉他弹唱,仅在Youtube上就达到500万人观看,近30万网友点赞。


一个人演奏吉他、贝斯、鼓、键盘,演唱朴树的《那些花儿》,

引得薛凯琪、海莉·比伯等海内外大腕儿主动为其伴奏,掀起一波“MiuMiu挑战”。


海外媒体评价Miumiu时说:“在这个每天都有坏消息的年代,这个6岁孩子偷走了我的心。”



被上帝亲吻过手指的Miumiu,虽然才上一年级,但已经学了3年的音乐了。


2岁半时,父母开车出去玩,车里放着梁静茹的歌,Miumiu听着旋律,就能跟着唱起来。


在同龄孩子话还说不利索的年纪,Miumiu出其不意的音乐天赋让父母有些惊喜,从事艺术相关行业的他们便开始有意识地让女儿接触乐器。



4岁时,Miu爸给女儿定制了一把小古典吉他,于是Miumiu就逐步开启了民谣吉他、电吉他、尤克里里、钢琴、贝斯、架子鼓的漫漫征途。



疫情期间在家3个多月,Miumiu每天要练6到8个小时的吉他


开学后,依然保持每天2小时左右的练习时长。


偶尔觉得枯燥了,Miu爸也会想着法儿地疏解女儿的畏难情绪,慢慢将这种被动练习转化成了女儿的主动兴趣。


南都记者采访Miu爸,他说:“这个练习量,已经超过了很多爱好者终生的练习量。”


再看看这小姑娘的手,你就更加能明白,什么叫做“所有令人羡慕的成功都是有迹可循的”。


女儿走红后,很多平台找上门来,劝说Miumiu的父母让她做专业网红,承诺可以提供流量支持。


Miu爸Miu妈果断拒绝了这个提议,坦言“音乐只是一项技能”,他们只是帮助升华孩子的天赋,但是否要走音乐这条道路,要看孩子自己的选择


相比早早就让自家孩子当童模、童星出去赚钱的部分家长来说,Miumiu还是一如既往地上学、练琴,朴素的生活里夹带着父母赋予的几丝清醒。


从2岁接触乐器,到4岁统筹学习,再到如今的一人包揽整个乐队,Miumiu按部就班地在爸妈规划的跑道里出类拔萃。


真是应了那句话,教育并不是临时起意的敲打,而是恒久而深厚的渲染。


兴趣只是垫脚石,你还得去找寻让孩子往上爬的力量。


所有被旁人视作的“天赋异禀”,都逃不开父母从始至终的规划布局。


Miumiu在2019年考过民谣吉他10级,准备2020年考过古典吉他10级。



是的,教育孩子,拼的就是父母的教育观念。


黄磊女儿黄多多坐在窗前静心读书的样子,让多少爸妈羡慕:我也想要一个同款气质的女儿。


据悉,黄多多读书名声在外。她读的书大都是英文原版,


在她读二年级的时候,和爸爸黄磊一起翻译了托儿金经典作品《圣诞老爸的来信》;


读三年级的时候,已经会有模有样地写剧本了;


而且,黄多多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会动手学着爸爸的样子做起了美食,可谓是大多数爸爸妈妈的“理想女儿”。



但,你是否知道,这么优秀的女儿背后,还有一对更优秀的父母。


黄磊,一个在育儿路上不断前行的人,他学识渊博,为女儿营造了一个书香四溢的家庭,耳濡目染的黄多多爱读书的习惯也是受其环境影响。


黄磊不仅是个实打实的爱家“厨子”,在教育方面有独特之道,而且还专门写了一本女儿的成长日记。


在很多育儿节目访谈中,大家都会提到这个问题:你是怎样把女儿养的这么好?


黄磊说,教育孩子需平等,父母要用行动感染,用爱滋养。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他教育的良苦用心,他的教子之道,是界内出了名儿的。


像黄磊这样的父母,孩子想不优秀都难!




近年来,“寒门难出贵子”的论调甚嚣其上。


有人说,寒门之子想要出人头地太难了,因为一出生就输在了起跑线;


还有人说,寒门子弟的努力,大多是徒劳。


然而,湖南省浏阳市沙市镇秧田村的一面“博士墙”,却给了这种论调最有力的一击。



这个人口只有5000余人的小村庄,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已经陆续走出了800多个大学生。


这800多个大学生里,还包括26名博士和176名硕士。


可以说,秧田村是妥妥的学霸村。


而秧田村之所以能走出这么多的大学生,与村民们重视孩子的学习密不可分。


该村村民罗健植,只有初中文化,但是他有一个坚定的信念:


哪怕穷到借米吃饭,也要供孩子上学。


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罗健植把两个儿子都培养成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生。



而另一位村民则表示,自己家的孩子能够考上名校,改写自己的命运,是因为“母亲起了个好头”。


他表示,孩子的母亲热爱读书,经常在农闲时节看书,“直到现在,她每天都要看两个小时的书”。


正是因为村子里的父母们都崇文重教,这些在村子里长大的孩子才懂得学习的重要性。


这些没什么文化的爹妈,用自己的态度和信念,给了孩子一双腾飞的翅膀。


这些走出村子的孩子,有的成为了大学老师,有的成为了高级工程师,有的成为了企业高管,有的成为了公务员......



他们都在爹妈的支持下,用知识改写了自己的命运,我认为这已然称得上是一种成功。


寒门难出贵子吗?未必。


只要爹妈重视、孩子也肯努力,寒门依然可以出贵子。


所以,好的教育,一定要拼爹妈。


重视孩子的教育,愿意跟孩子一起成长的爹妈,很大概率上终会让孩子成为人生赢家。



杨绛先生在《坐在人生的边上——杨绛先生百岁答问》中,说了她对“好的教育”的理解:


“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


她和钱钟书对女儿钱瑗的教育亦是如此。



杨绛和钟书嗜读,但他们不会强迫女儿读,日子久了,女儿也照模照样地拿本书来读,居然渐渐入了道。


有一次女儿学外文,遇到一个很难的单词,翻了三部词典也没查着。


跑去问钱钟书,钱钟书不告诉,让她自己继续查,结果查到第五部辞典的时候终于找到了。


拥有这样见识和眼界的父母,实在是太珍贵了。



十点君并不否认,教育孩子需要拼爹妈的金钱、资源、眼界......


但是我们更应该明白:落后的起跑线并不意味着会有更糟糕的人生终点。


在孩子追求成功的路上,父母尊重知识、崇尚学识的态度;


和以身作则、不断学习的行动,都能为孩子的人生助力。


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未必需要一对博古通今、有钱有权的父母;


但一定需要一对相信知识的力量、爱孩子、懂自律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