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孙坚孙策孙权孙皓都嗜杀成性,而刘备刘禅一家不杀?

其实原因就是孙刘两家的权力基础不同。

刘家的蜀汉,士族发育是不充分的,所谓的本土派谯周、秦宓等,实际上都不具备足够的影响力;而且你们可以查查史书,不管是所谓的本土派,还是刘璋派李严等,你都很少听到他们成宗派的出现,也很少提到他们的私兵等等。也就是说,虽然本土派有成为士族的趋势,但实际上还没有成型,对皇权造不成太大的威胁。



但各派势力错综复杂,所谓北方派(刘关张赵云马超等)、荆州派、刘璋派、本土派的利益存在不小的冲突,刘备父子、诸葛丞相的主要功夫除了防备曹、孙之外,主要就是平衡各派利益,而且蜀汉人才本来就单薄,安抚还来不及,杀绝对不是主要选项。

但孙家就完全不一样。早期君臣地位未定,后期受到世家大族的挑战,皇权不稳。

孙家起家之时,作为江东的外来户,本就只是诸侯中的一员,建安五年(220)年,孙权接孙策之位继位江东时,职位仅为“(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名义上也就是一个太守而已:

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

你是太守,我也是太守,你实力有限,我凭什么服你?很快就招来了属下的反叛:

庐江太守李术公开反叛,宗室、庐陵太守孙辅通敌曹操、孙暠企图夺权,丹阳太守孙翊和宗室重臣孙河遭到杀害,豫章、会稽等地数万山越也伺机作乱

这还在其次,在张昭、周瑜等的辅佐下,孙权算是过了这一关。

但张昭及其背后的势力却是孙权需要度过的另一重难关,而且比前者的反叛严重得多。

所谓的顾陆朱张四大家族其实就是后来东晋、南朝宋齐梁陈世家大族的滥觞,经过两汉尤其是东汉两百年的发育,世家大族已经初具雏形。世家大族除了权力世袭、联姻扩大利益共享,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部曲,也就是私兵。



你会发现,早期江东士族张昭等人都偏内政,却很少统兵,东吴历任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都是外来户。只有在周瑜、鲁肃、吕蒙等外来统兵大将先后去世之后,孙权不得已才将兵权交给本地士族派的陆逊,其实这也是他后期犯病的开始。

尤其是顾陆朱张,步陟、全综等步家、全家都是江南大族,后期在孙和、孙霸夺嫡之争中更是纷纷站队,剑拔弩张。

拥戴之功至重,可也至难处理。因为拥戴之臣,通常位高权重,易侵袭皇权。

对于侵袭威胁皇权的,当皇帝的从来都是不手软的。

而且打击世家大族,不仅孙吴如此,东晋如此,宋齐梁陈如此,这几乎是南朝的主旋律。原因很简单,世家大族的农奴越多,政府的税收就越少;世家大族的私兵越多,皇权的威胁就越大。

对于孙权来说,杀人就成了必然选择。这才是孙家嗜杀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