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最高的山、最长的河,那最能、最会吃肉的地方在哪儿?

最近内蒙急剧降温,寒冷和饥饿让小薇我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世界万物都有一个“之最”,最冷的地方是南极,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最长的河是尼罗河,想到这里,那最能、最会吃肉的地方是哪里呢?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认知里,一定是蒙古,因为蒙古族单从羊肉这一肉类上,历史悠久,吃、做、礼仪各有讲究。

就拿蒙古族烤全羊来说,史料记载,“元代有柳羔羊”,于地做炉三尺,周围以火烧,令全通赤,用铁架盛羊,上用柳子盖覆上封,以熟为度,不单制作过程复杂讲究,而且还用了专门的烤炉,至清代,各地蒙古族王府几乎都以烤全羊宴招待上宾。

不同的场合、节日,烤全羊有着不同的仪式,招待贵宾、结婚过寿等日子里,吃烤全羊之前举行开羊仪式。

在祭祀的日子里,吃烤全羊要把第一块最鲜嫩最圣洁的肉献给长生天(从羊背上割一块)羊背上切下来的第二块肉,献给尊贵的客人,羊背上最高处的肉在烤炉中离火最近,烤的焦香多汁十分诱人。

不过烤全羊的头不能吃,要献给佛。

烤全羊,一般选用草原上六个月大的小绵羊、此时是肉和脂肪比例生长的最佳状态,肉质细嫩没有膻味,

传统蒙古族烤全羊,加入盐烤制,吃的就是羊肉的原香味,烤制时把羊腿绑在木棍上架在篝火上烤熟。随着蒙汉居住、生活方式的融合,这道烤全羊,在烹饪方法、用料上也发生了改变。

如今的烤全羊加入更多的香辛料,力道均匀的按摩可以让调料充分接触羊肉,腌渍过后准备烤制。把整羊平铺绑在特制的烤架上用锡纸绑住羊腿,一来防止烧焦二来固定住羊腿可以使他在烤制的过程中,肌肉不向上收缩,

现在烤全羊虽是就地取材,但是烤具已焕然一新,用盖房多余的砖头打造出独一无二的烤炉,烤炉的底部放上烧红的砖头,整体形状类似于一个大焖炉,连烤带焖双管齐下,坑炉密闭性好,砖头的余温能够持续均匀的提供热量,过程中不产生明火,如此温柔的烹饪方法,全羊外焦里嫩,骨肉分离。

烤全羊好吃,烤羊腿更是逼出了人吃肉的真面目,一整条羊腿,色褐红、肉酥烂、味香醇,会让你不由自主的大口吃起来。

说完了烤,我们该说煮和涮了!

煮全羊得选膘肥体壮不能太瘦的羊、体重40斤左右的绵羊宰杀后,羊肉必须经冷水浸泡,然后煮熟。

主人根据羊的骨骼结构用刀拆解,不同部位,肥瘦不同的盛在盘子里供客人享用,当然在拆解羊肉之前,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

选取羊背上最肥的肉,主人用小刀切成长条用来敬客人,整条羊油塞到嘴边,要一吸而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蒙古族名菜羊背子,当然羊背子也被称为是吃手把肉的巅峰。

涮羊肉

涮羊肉传说起源于元代。饥饿难忍的忽必烈一心等着吃羊肉,他一面下令部队开拔一面喊:“羊肉!羊肉!

厨师急中生智,飞刀切下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里搅拌几下,待肉色一变,马上捞入碗中,撒下细盐。

而现在我们吃涮羊肉更加讲究,不仅追求食物的美味,更喜欢它带给人的那种烟火、生活的浓厚氛围!

内蒙古涮羊肉多选用大尾绵羊的外脊、后腿、羊尾等部位,切成薄片,放在火锅沸汤中轻涮;再取备好的麻酱、腐乳、韭菜花、葱花、姜丝、虾油等作佐料,肉片鲜嫩可口,不膻不腻,边涮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