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財富三季報業績不及預期,問題主要出在3個地方(估值下調)

作者:十萬元的紅白

東方財富三季報分析,造成業績不及預期的問題主要出在3個地方

東方財富三季度業績報表正式發佈,有了詳細的分解數據,可以仔細挖一挖業績不及預期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了。

我對比了三個季度的財報,並根據同期股市成交量,基金銷售總額,對東方財富預期的利潤增速和實際利潤增速進行了分析,認為問題主要出在3個地方:

一:三季度基金銷售業務大幅度不及預期。

上半年基金營收12.67億元,三季度則只有10.45億元。

要知道三季度全國基金銷售總額(1.3萬億)是上半年總和(1萬億)的1.3倍。

也就是說如果東方財富基金銷售市佔率不變的話,3季度營收應該有12.67*1.3=16.471億

6億營收缺口原來是在這。

至於造成這個的原因,我只能猜測了,也許是以前銀行基金銷售冷清,東方財富的佔比就高,而三季度基金銷售火爆以後,很多人存款搬家是從銀行儲蓄搬到銀行基金裡了,或者搬到支付寶、wechat買基金,而東方財富並沒有享受到相應比例的基金銷售增幅。

這是我根據現有情報分析,得出的最有可能的解釋了。

至於到底是不是這樣,得等後面銀行和阿里、騰訊的基金銷售數據出來才知道。

如果發現銀行和支付寶、wechat基金銷售所佔的百分比提高了,那麼就是實錘了。

二:經紀業務增速中規中矩,沒有延續2季度的超高速增長。

因為我認為2季度的真實利潤情況存疑,因此暫且不看2季度不科學的經紀業務營收。而是改用《東方財富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半年度未經審計非合併財務報表》的數據。

二季度成交量環比下降22%,經紀業務下降了15.13%,而三季度成交量環比提高75%,經紀業務提高了78.895%。

看1季度和3季度的對比,可以發現半年時間,經紀業務增速跑贏成交量11.15%。

這比按照半年報的經紀業務數據,2季度整整跑贏平均30%低了快20個點啊。

2季度確實高的不科學,所以我還是覺得11.15%較為可信。

幾個月前,我在半年報後的分析裡就提到過,東方財富長期75倍的估值中樞,是靠過去10年年化38%的利潤增速來支撐的,要保持這個估值水平,今後10年,也得保持年化38%的利潤增速才行。

很簡單的道理,東方財富估值是券商平均值的3倍左右。由於現金流折算法一般預測未來10年,所以在未來10年,東方財富必須成長券商均值到底3倍,才支撐的了這個估值。

而要實現這個增速,除了吃大鍋飯外,還得有龍頭紅利,就是市佔率提升的額外利潤增速才行。

這個增速跑贏券商平均值的額外增速,是每年11.7%左右。

注意,10年裡年化跑贏均值11.7%,僅僅是維持估值,意味著我們只能享受到業績提升的利潤,享受不到估值提升的利潤。

只要增速超預期,跑贏速度超過11.7%,才能形成戴維斯雙擊,讓東方財富的業績和估值同時拔高。

也就是說跑贏11.7%的年化額外增長速度,才是超預期,才是能享受超額利潤的源泉。

再強調一下,是年化,牛市一年也許就把10年的年化都跑掉了。

三:東方財富2季度業績報表高於實際業績,導致上半年業績基數虛高。

這裡又細分成2個原因

1:二季度非常性損益高達7200萬,我錯誤的將這部分非常性損益計入了2季度利潤增速中。

2:根據營收和總成本計算出的2季度淨利潤僅為8億,比扣非淨利潤8.63億還要低6300萬。

2方面因素疊加,導致2季度利潤從實際8億,拔高到9.35億,整整多了1.35億,導致了2季度業績基數虛高。

我不清楚東方財富是否有意識的對2季度報表進行了修飾,因為2季度報表的誤差大約在8%左右。二季度淨利潤9.35億,扣非淨利潤8.63億,實際淨利潤估算只有8億。

說白了這是東方財富自己報表做的有問題,數據對不上。

我不知道到底是哪邊數據是錯誤的,2季度實際利潤應該是8.63億還是8億。

只不過,我從常識出發,認為在2季度生意慘淡的情況下,8.63億的業績確實高了些,8億更為可信。

上述結論,我是從2張數據表裡估算出來的

其一是上次三季度業績快報時我所做的統計圖表。

其二要再結合三季度業績報表正式出來後,我進行的統計表:

對三塊主要業務進行分析:

1:基金銷售:明顯大幅不及預期。三季度三季度全國基金銷售總額是上半年總和的1.3倍。保持相同市佔率需要130%的營收增長,而實際上營收下降了18%。應該增長30%的,結果下降了18%,一來一回差了整整6億營收。

2:兩融業務:符合預期,從融出資金能看出,一二季度和三季度的兩融收入跟融出金額成正比。一二季度股市活躍度相差甚多,利潤卻基本一致,我認為是因為一季度東方財富沒有足夠的資金融出,而三季度因為借貸和債券獲得了資本補充,因此有了更大的資金融出實力。(

發行158億可轉債也是這個原因

3:經紀業務,二季度成交量環比下降22%,經紀業務只下降了3%,而三季度成交量環比提高75%,經紀業務只提高了56%。

一方面,可能是三季度經紀業務市佔率下降,另外一個可能,是2季度的經紀業務數據有問題。

事實上,我對二季度的業績存疑,因為有一些明顯的疑點,多處數據對不上。

1:東方財富2季度總營收,比總成本+利潤總額要低1.35億。即使結合7200萬扣非利潤來看,也低了6300萬。

2:成本+利潤>營收的情況,一二季度也存在,一季度是2400萬,3季度則是5100萬左右。

到底是哪邊的數據錯了呢???

3:一直關注東方財富的人應該知道,2季度當時出過一個《東方財富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半年度未經審計非合併財務報表》

這是東方財富證券的單獨報表,證券業務半年淨利潤僅11.4億。

後來發佈的半年報裡,利潤18.08億,當時認為是2季度基金銷售爆炸,補上了證券少掙的錢。

但現在再對比,半年度的證券業務,發現單獨報表,比合並報表,整整差了 3億營收啊。

雖然說應該以合併報表為準,不過這個差距太大,兩融差了1.4億,經紀業務差了1.48億,總讓我覺得肯定哪邊數據有問題。

我嘗試著按照《東方財富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半年度未經審計非合併財務報表》裡的2季度經紀業務數據計算,將2季度業績下調14%,發現增長曲線一下子變平滑了:

二季度成交量環比下降22%,經紀業務下降了15.13%,而三季度成交量環比提高75%,經紀業務提高了78.895%。

這樣看起來才符合實際的股市成交量啊。

因此,我嚴重懷疑《東方財富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半年度未經審計非合併財務報表》裡的業績數據才是真實的,而半年報進行利潤並表的時候,對業績進行了修飾,,有可能是人為調整,也有可能是摻雜了其他業務,導致數據失真。

——————————————————————————————————————

此外,之前業績快報時我寫的分析文章後面,有很多朋友一起討論,並且對東方財富業績不及預期的原因,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可能性,現在可以根據正式報表的詳細數據來一一驗證了。

1:三季度成本高企導致利潤不及預期。

問題不在這裡。三季度成本僅比一二季度高了1.1億左右,增加不到20%,考慮到三季度業務繁忙,這個比例完全在正常的開支增長範圍內。

公允價值變動-3900萬,這部分要說是額外增加 的成本也可,但是明顯金額不大,不影響大局。

2:三季度多收了稅導致利潤不及預期。

也不對,所得稅比例並無變化。

3:三季度股市繁榮激活了遠古賬戶,導致傳統券商市佔率上升,東方財富的市佔率看起來下降了。

可能有影響,但是不是決定性因素,這也許會讓東方財富跑贏的少一點,但不至於直接-30%的斷崖式下跌。按照調整後的2季度業績來看,3季度跑贏幅度小了些,但是沒有下跌。

4:基金銷售新增大頭在銀行。

這個感覺說中了。目前我感覺這是最接近真相的推測。

——————————————————————————————————

結論:

東方財富的增速確實有所下降,但是沒有之前以為的那麼嚴重,主要是2季度業績拔高了增速,而下調後,業績增速有所平滑。

總體來說,東方財富的業績增速跑贏平均的額外速度在下降,但並非之前那種-30%的斷崖式下降,而是平緩走低的下降。

我認為東方財富目前的體量,未來10年,年化38%的增速難以保持,需要調低預期。

拉長到10年來看,應該會出現業績不斷增長,但是估值下降抵消部分業績增長,股價漲幅不及業績增長的情況。

當然作為持股人,我當然是希望出現一次瘋牛,然後一年把十年的漲幅給透支了的情況。

壞消息是預期漲幅還是要下調那麼多,從原本以為能翻倍變成只能漲30%

好消息是,解除了業績突然失速導致暴力殺估值的擔心,4季度股市活躍度就維持現在這個樣子的話,預測在10~11億左右。

全年利潤44~45億。同時由於增速沒有之前測算的那麼高,PE從75下調到65.44*65=2860億。

以2860億為估值中樞,低於中樞值越多越加倉,高出中樞值太多幅度則減倉。

測算過程雖然過程有所改變,但依舊沒有改變東方財富年底估值從3750億下調到2860億的結論。

當然股市再來大漲或者大跌,則估值中樞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出相應的調整。

還有個有意思的小事:

股東人數大增了75%。這個對其他的個股可能不是好事情,但對於東財應該不是壞事情。因為東財自從上市以後,股東人數就一直在增,但也沒有妨礙東財的股價一直漲到現在,且今年創了新高。

而且值得各位玩味的是,股東起碼會認可自己家的產品,大概率會用一用東財證券或者天天基金,這也是好事,不是麼?

十大流通股裡面增加了不少機構,整體看,機構是持續看好的。

新進入的27萬股東,是歡天喜地的主動接盤,接的是社保和養老金減持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