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不适合你,只适合想要成长的人

80后的优秀者,已到了中层或顶层。剩下的人,开始两极分化。

今天,一个在广州的朋友失业了,现在只能偶尔做点零工,甚至是体力活。这是受疫情影响也好,是竞争力不足也罢。说实话,我挺担心她的。

而今天,我们主管在8人的讲师团里,选了不算资深的我作为主讲,将在电视台和微视频代表团队推出。这件事让我感悟颇深。

虽然不觉得这是多么大的台阶,多大的成就,但我知道,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一步步地走上去的。每一个微小的台阶,都积累了不为人知的努力。

01

水清亦有鱼说:努力和不努力差别不大,只有极致努力才有差别。

曾国藩天生愚钝,六次落榜之后,付出超人的努力,第二年就考上了秀才,隔一年中举人,二十八岁中进士,开始一段不一样的人生。

在他科考前几年,他很努力,但最后一年的极致努力,才是他突破的关键。

我肯定跟曾国藩没得比,因为我的努力更像是累积出来的。

我在青少年心理志愿服务机构,做了6年志愿服务,第2年开始,就经常做主讲老师的助手,从第3年开始,每年都在市团委组织的活动中,作为主讲人,给各贫困地区的青少年儿童带去拓展活动。

这些年,我是被孩子们的热情和淳朴滋养着,吸引着走下来的,也因此积累了很多经验,逐渐被大家看到。

感谢朋友们的信任,他们给我机会带团体辅导,做分享,开讲座,也给其他讲师做主持人。我用时间累积努力的量,最终有了一点成果。

所以,从来没有突如其来的机会,而是,你准备好了,才会有机会。

02

第二个让我感触很深的,是自信力的提升。

在中国教育环境下,很多人都形成不自信的性格,我也是。

以前,有老师带我一起做夏令营,她非常开放和热情,看我有一定的基础,就让我每天带活动。但很可惜,我当时还是一朵没有能量绽放的花朵。我畏缩,封闭真实的自我,机会也失去了。

我后来参加一些心理工作坊,不断提升自己的自信力。

有一次,一直负责主讲的老师到外地出差,我主动询问主管,能不能让我去讲?他回我:可以。

那是我登上的第一个台阶,心情既紧张焦虑,又兴奋激动。第一次带活动虽然有点生涩,但把控得不错,回来后大家都很赞赏,这件事提高了我的自信力。

后来越来越多的活动,都有我的身影,我变得自信、活泼和投入。以致后来,只要有需要上台的机会,大家让我做,我都能做好,而且挑战的舞台也越来越大。

从中看到,一个人就算努力,如果没有自信力,是抓不住机会的。

而想要提高自信力,就要不断肯定自己,每天滋养自己内心,在行动上一次次去突破,重构认知。你足够自信,别人才会信你,给你机会。

03

第三个,我还是在意外界的眼光,但刻意告诉自己,不要去想。

刚才说到,这个讲师团有专业的人,有投入时间更长的人,这些是我一开始没有想争取的原因。我怕德才不配这个位,不想让主管为难,也不想去找和别人的矛盾。

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态度,不找麻烦,不去抢,在自己的位置就好。

所以,在主管推我录课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担心其他讲师不高兴的。我把这件事当成好事,可能别人也会,但其实也可能是大家不想要的。

不管怎样,反正我心里冒出了这个想法,担心资历浅冒头多,不被接纳和喜欢。

但这种想法太经常了,也就引起了我的警惕。为什么我总是要担忧这些?也许跟生活环境有关。小的时候,我妈妈带我们三个孩子,家里条件不好,我当时就想,少吃一口饭,少用一点钱,免得家里其他人过不好,免得妈妈嫌弃我占用资源,就不要我了。

一个封闭的家庭,只有那些可怜的资源,可是这个世界,开放而富足,并不会因为我用了这个资源,别人就活不下去。

这个社会大家都在抢夺资源,不是你不争,这个世界就容纳你。而是你不争,世界才容纳不了你。

不要妄想在精细的笼子里当宠物了,就到野外去驰骋,学会真正的生存,才是正道。

我们都知道,不应该一直呆在舒适圈里。可是圈外的生活经常会惊吓我们,但只要我们再努力一点,自信一点,勇敢一点,我们才能慢慢走出舒适圈。

如果你经常被惊讶到,说明一直在成长。如果你觉得生活静好,说明你的舒适圈在变小。做什么选择,过什么生活,我这篇文章,适合那些,还想成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