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巴掌,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

有些人,会活在你的记忆里,虽然不想,却总老老实实存在,删不掉,摘不出,想起来像在昨天,那么清晰。

几天前,十几年不联系的初中同学出现在一个群里,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当年的老师。我说,很多年,都有个愿望,回去给数学老师一巴掌。13年过去了,说起这段往事,我,竟然一如往常,流泪了,想止止不住。

一巴掌,别样人生。

那时候,语文老师很严厉,大家都怕他。一天,同学晓忘了拿语文作业,陪着回去拿。回来,在学校门口,数学老师正推着自行车。他二话不说,过来就给了我一巴掌“让你学不正经”。然后头都没有,推着自行车走了。剩下呆愣的我,还有一直不停说“对不起的”晓。还好,这时候学校门口冷冷清清,无人经过。

至今不明白这一巴掌是为什么,课间陪同学回家那作业,回来没上课,下节课也不是数学,而他也非班主任。晓是本分老实的姑娘,我也如此,怎么会和不正经这个词扯上关系。

数学开始很差,经常出现历史99、数学59的事情,得到及格的分数都很勉强。而之前数学是我最擅长的科目,每次都是两个班的前三名。有老师断言,如此下去,我是考不上高中的。一语成戳,还真差了几分,数学考了不足二分之一的分数。看见数学相关的事情,总能想起那极尽屈辱的一巴掌,然后长时间沉默。

流泪,流泪,那段日子天天流泪。然后,花钱上了高中,不足5分,4000块钱的代价。03年,4000块钱还应该算笔不少的钱,而我家并不富裕,又天天有人来家里劝告父母,女孩子别读书了,读了书也没用。整个高中背负着读书的机会是花钱买来的,日子过得灰暗无光。一个人独处的时候,眼泪总是不自觉的流出来。

数学依旧很差,考试题不懂了,就会浮现出数学老师的样子。假如,他在我面前,我会不顾一切的冲下去给他两巴掌。恨,恨得咬牙切齿。也许,我没别的优点,但我一直很善良,可是现在却有了恨这种情绪,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伴随了我好多年。

每次回学校,都会去书店买本数学辅导书,每天晚上的晚自习也基本全部用在了学数学上。无论怎么努力和用心,怎么都学不会了,着急的时候,头发一把一把的往下拽。学习不好不坏,游走在希望与失望的边缘上。想上好大学,有数学绝对希望不大,所以失望。其他科目呢,又都很好,努力一下,也许就提高了,所以希望。不加数学,成绩尚可,加上数学,总是班级前十名之后。同桌是班上的前三名,而我们的差距就是数学,不加数学,可能我的分数比她还高些,加上数学,差距就大了。反正,从来就没及格过,甚至120分的题目,27分。

高三那年,不停的生病,回家休息,然后回学校,回家养病的时间竟然过半。心上的弦绷得太紧了,总是莫名奇妙的头痛,去医院做了各种检查,什么毛病都没有。恰好那个时候,有2个因为花钱上高中,受不住压力成神经病的,好怕。

三年了,日子没了阳光,父母怪你不争气,每次回家都有说教,亲戚说你不懂事。甚至成了某些人教育孩子不好好学习的父母例子。怕,旁人那异样的目光。越来越沉默,基本上不怎么和人说话,甚至发展到在陌生人面前说话结巴说不出。

后来,上了某不知名二本院校的专科。我,是不甘心的,我想上好的大学。班里很多同学选择了复读,我也想,却有很多不确定。旁人都是文综或者语文,而我是数学,150分的题,考了60多分,再来一年,大体不会有太多起色,而我的文综和语文考的算不错,没有太大的提升空间。如果数学能多考10分,也能好歹上个二本。没有如果。

而大学是在忙碌中度过的,不停的参加各种活动。见了生人说话就结巴,毕业之后,不被社会淘汰才怪。演讲比赛,诗歌朗诵,辩论赛,每次都参加,每次都被筛选掉,写活动方案写到2点,拉赞助走遍了曲阜市区大大小小的店面。还好,能交流沟通了,甚至不少人觉得我开朗能说会道。

不少见过我的人,都说我适合做教师,温和亲切,没有浮躁气。但我清楚,我是不会碰这个职业的。怕不经意间,伤了一个还年轻的心灵

恨,一直伴随了我很多年。直到10年会,才学会释然。群里,有同学说,那时候他只是刚接触社会不久的青年。可我,那时候,还是十几岁的孩子,不怎么懂事。倘若不是有那一巴掌,我的人生本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