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几乎全球的云服务都半死不活?

2020年也许是公有云的战斗的尾声,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关注到,苏宁云将停止运营,美团云也宣布停止运营。中国战场上的其他云,如中国电信翼云、百度云、京东云、金山云等,经过一番打拼,现在能够生存下来,很有战斗力。如刚上市的UCloud,深植于特定市场;阿里云腾讯云,大而有足够的现金流支持,还有略显疲态的百度云。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市场,这次洗牌来得更早。各种电信运营商的云业务都无法生存。甚至甲骨文的云仍然属于那种只能输血的状态。美国三大云计算公司中,除了微软和亚马逊,谷歌这在美国市场的表现,也非常难过。



为何国内外各云厂商做云业务都如此艰难?原因有几个:


首先,云是一个重资产行业。这与传统的软件产业或硬件产业有很大不同。

像微软的软件销售是一个轻资产行业,不需要机房和数据中心的巨额投资,只需卖出就可以盈利。相对亚马逊的电子商务业务是一个重资产行业,需要自己的机房和数据中心,同时还涉及仓储物流等方面。如果一个企业本身已经是重资产行业,那么做云变革相对容易。像亚马逊,在云计算诞生之初,亚马逊只是希望出售其额外的计算能力。所以亚马逊云和阿里巴巴的云在早期更容易获得认可。

其次,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云业务已经不仅仅是销售额外的计算能力。

到包括全球500强企业在内的许多传统企业已经进入云蛋糕,今天的云厂商能够成功,这并不是一个计算能力过剩就可以销售的简单阶段,通俗的说法就是“要比客户更了解客户的业务”。

最后是客户的接受程度并未形成足够的市场规模。

互联网企业大部分喜欢云,因为可以确保自身的轻资产,但传统企业接受程度要慢得多。既担心信息安全,又担心费用。

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认为目前云业务厂商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两个维度:一是产品使用方便;二是顾客信赖。如果这其中一方面做得好,就有成功的可能。

其中亚马逊和微软是相对成功的,亚马逊和微软分别通过电商和必应搜索,了解到在线服务需要的基础设施架构,掌握了如何提供大规模在线服务的能力。同时,两者都有非常强打造云计算的决心。相比谷歌则更倾向于人工智能的业务,所以可以看到海外云市场格局有很大差别。

国内的云厂商中,阿里云与亚马逊云相似,加上管理层的态度一直很明确,不断让阿里集团各个部门上阿里云;而腾讯云还处于发展初期,但在架构调整后,产业互联对云的需求明显增多;而华为云发展的比较早,主要集中在私有云领域。公有云的投资较为谨慎,同时也想避免和运营商过度竞争。

总而言之,美国的云业务一哥应该是微软和亚马逊之间的战斗,国内则是阿里巴巴独大,而腾讯是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关于关注本号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