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修行,从静心开始

“心静,犹如人生路上的一盏绿灯,助你畅通无阻”



情感君很羡慕一种人:无论社会多么嘈杂,总能独守一片空间做自己的事,读书,品茶,养花,健身……


不管生活多么繁琐,总能保持一如既往的从容与优雅,笑容里透露出的,都是岁月静好的模样。


之所以羡慕,是因为大多数人都抵达不到这种状态。


心理学家阿尔费雷德·安德尔说:“人类的一个最奇妙特征,就是具有把负变正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就是心静的力量。


心静了,一切都随遇而安,忧伤便烟消云散;心静了,一切都从容淡定,烦恼便随风而去。


情感君深以为然。


人生修行,从静心开始。


《昭德新编》中有云:“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意思是,万物静观皆自得,水静下来才会清澈,才能映照世界。人也是这样,唯有守一颗静心,才能在繁忙浮躁的尘世,拥有生活的智慧。


曾看过一则故事:小和尚向师父请教:“人生在世,什么最难控制?”


老和尚不答反问:“你觉得呢?”


小和尚想了想,说:“是得失名利吗?”


老和尚摇头不语。


小和尚又说:“是别人的看法吗?”


老和尚还是摇摇头。


小和尚陆续又说了几个答案,都被否决了。小和尚只好向师父请教答案:“到底什么最难控制呢?”


老和尚笑着说:“人最难控制的,是自己的心。”


情感君深以为然,人活一世,修心一生。



这个时代,我们好像一直都在赶路中,每天忙得根本没法顾心,更别提静下心来做一些自我沉淀的事。


诚如卡耐基在《心静的力量》一书中所说:“人们花大量的时间来强身健体,却很少有人肯静下心来锻炼心灵。”


我们一路奋力追寻,以为只要一路马不停蹄,就会抵达心驰神往的地方,却往往在狂奔的过程中,将一颗静心也弄丢了。


许多人,一路风尘,从一个镇到一座城,只当是“行过万里路”了,走过半生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从不在山水、不在路途,而在于我们是否愿意用一颗静心去触摸、去欣赏、去感受。静心,心静,是对一个人的历练。


无论身在何种环境,都要保持一颗静心,淡定从容,浅笑安然。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一个人在生活中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忧虑。如果把忧虑的时间用来分析和看清事实,那么忧虑就会在我们智慧的光芒下消失。”


很多时候,因为我们的胡思乱想,内心会变得急躁不安,人常常处于忧虑和迷茫之中。


然而,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总是急着想办法把这些忧虑消除掉,却不曾想过,凡事都要拔本塞源。


若不从根源上解决问题,那么即使再勤奋清除,忧虑还是会滋生。


所谓的根源,便是我们的内心。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画家,因为国家战火不断,所以对未来的日子很担心,以至于寝食难安。


每当睡不着的时候,画家就会找出颜料和画布,对着镜子画下自己的自画像,而此时画里的人像,显示出来的样子也是忧愁的。


后来,画家醒悟:太过于思前想后,并不能对未来有帮助;让心安静下来,不居安思危,活好当下,才是消除忧虑的最佳方式。


从此,他对未来的担忧少了许多,对很多事都选择了用随遇而安的态度待之,人果然踏实了许多。而画中的自画像,也跟着变得喜感了起来。



写到这,想起这么一句古话:“心若清净,风奈我何,不染尘埃,清风自来。”


心静了,很多事情才能慢慢看得清楚,人也才能看透看淡许多。


有人说,心中有累,就是命中有累。


仔细想想,的确是这样。


即使晴空万里,但在有的人眼中,天空却阴沉无比;即使乌云密布,但在有的人眼中,天空却阳光灿烂。


我们总以为,烦恼是生活创造的,但这归根到底,不过是我们的心不够安宁,让心灵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


我们无法让生活减少烦恼,但我们可以随时清洁我们心灵上的那层灰。


当我们能把心沉静下来,你就会发现,心中的那层“灰”也会慢慢褪去,人生也随即亮丽了起来。


许多生活的美好,都来自于内心的宁静。


当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看待事物,学会用平和从容的积极心态面对生活,就会发现,烦恼越来越少,生活愈发有趣。



“高山不语,自是巍峨;月亮无言,自是高洁。”


四时流转,所有的路都是自己选择,每一个渡口都是自己甘愿停留,岁月因果不曾亏欠你我什么。


漫漫人生路,修行,从心始,由心止。


愿你我都能慢慢接受生活的困境,给自己一点时间,一些期限,沉淀所有的烦恼,遇见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