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共有11个城市候选首都,为何最终定了北京?

首都,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尤为重要。如果把一个国家比作一个成年人,那么首都就是大脑,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

在中国历史上,作为首都的城市并非一个,夏都在阳翟(今许昌禹州),后迁阳城(今郑州登封)。商朝时都城在亳(今商丘),后西迁嚣(今郑州)。西周和东周都曾定都洛阳,秦朝时定都咸阳,汉朝都城在西安,三国时期魏都洛阳、陪都许昌,吴都建业(今南京),蜀都成都。从元朝到清朝,都城都定在了北京,民国时期动荡不安,起初在南京,后迁北京,最后又回到南京,抗战时期陪都重庆。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定都成为了一件首要任务。纵观历史上历朝历代定都的城市,它们的位置都很重要,要么是经济发达之地,要么是战略要塞,先祖们已经选好了都城并延续了上千年,如果直接用原来的都城,会省很多事情。

但又要考虑到实际情况,毕竟每个时期的疆域不一样,世界格局也不一样,冷兵器时代需要注意防守的要塞,在热兵器时代会完全变了模样,所以要考虑到“大脑”的作用,也要考虑到经济,地理位置,人口数量等多方面的因素。

先来看看1949年候选的11个城市分别是哪些吧,经过筛选之后,

哈尔滨,西安,延安,洛阳、开封、成都、重庆、广州、南京、上海、北京成为了候选首都的城市。这些城市在全国来讲,都是十分优秀的。

但中国自古以来就只有一个首都,这与世界上其他一个国家多个首都的不同。苏克雷是玻利维亚的法定首都,但大多数政府机关都设于拉巴斯。与两者都不一样的国家也有,它们没有首都,比如新加坡、梵蒂冈等。

既然只能从11个城市中选出一个来,那必须要从多维度综合对比之后才能做决定,比如这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地理位置,交通情况,经济实力,社会地位,历史背景等都要比其他城市更胜一筹。

简单举几个例子,重庆和成都大家都不陌生,这里的辣妹子个性十足,不仅漂亮还很持家。蜀汉的都城就在成都,而且四川物产丰富,易守难攻,刘备能成就大业,这与西川的自然天堑有着莫大的关系。然而,如今已然不是冷兵器称霸的时代了,这些看似为优势的条件,有时候反而会成为困住自己的牢笼。

哈尔滨就更不用说了,虽然重工业发达,经济条件优越,而且东北背靠苏联,可以获得一些必要的援助。但哈尔滨是一座冰城,寒冷会让很多人不愿意留在城市中,人才难以聚集,这也是一个很大的弊端存在。

再比如沿海城市上海,广州,虽然经济发展很好,但地理位置并不理想,而且世界各国也没有把首都定在沿海的,一旦发生战争,这将是首先被打击的目标,生存能力太弱。

其他的城市也在天时,地利,人和上多多少少存在弊端,所以最终选择了北京。一是北京有文化历史底蕴,元朝,明朝和清朝都定都北京,对这座古城倍加呵护,即便是在战火纷飞的年月里,这里也很少受到大规模的破坏。

二是北京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死死守住了东北进入中原的咽喉,这样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城市要塞,作为都城确实是首选。

同时,北京的气候条件也很不错,适合大众对生活高质量的要求。从天时,地利,人和上来看,北京都是最佳的选择。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