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棉花理論上能夠結蕾150到200個,如何最大限度保蕾,實現高產

今天就棉花的蕾期和花鈴期在棉花的整個生長、管理過程中的重要性以及管理過程中的問題、注意事項進行分享。

一、棉花的蕾期判斷

棉花的蕾期時間上基本上是在5月20多號左右在棉花六片葉七片葉的時候開始現蕾。為什麼要說這一塊兒呢,因為前幾年棉花多數品種現蕾往往在第五片第六片葉子時候,這幾年因為棉花品種的精選(棉花抗病、抗逆性的提高)棉花現蕾的時間段開始普遍在六片葉子到七片葉子的時候。


二、棉花進頭

棉花現蕾階段的時候大部分棉田還沒有進頭水。

進頭水之前的時間段我們棉田大部分棉苗生長大小都是不一致的,這主要是因為土地的土質條件以及前期(苗期)滴水的多與少,後期的溫度等因素造成的。

1、進頭水前的棉田管理

在沒進頭水之前,大多數農戶對化調工作不是很重視。往往出現很多不必要、錯誤的作業措施。

比如說每年在5月份這個階段,棉花基本上生長是比較緩慢的,這個時間段很多農戶盲目性地對棉花噴施葉面肥(像蕓薹素之類的),來促進棉花的生長。

但是這個時間段棉花如果施用了大量的這些激素之後,棉花在後期,6月初進了水以後的生長會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因為這個時間容易造成棉花後期的旺長。所以棉花前期苗期的時間段我們不要去做這些浪費成本的事情。


2、我們需要的工作主要以中耕為主,對於長勢偏弱的棉田進行一個磷酸二氫鉀的噴施。

這段時間的棉花根系發育的還不夠成熟和健壯發達(就是說沒有太大的根系、沒有太好的根系,就是說沒有一個好的吸收能力)。所以就要對一些比較偏弱的棉田噴施一些磷酸二氫鉀。建議一畝地用上50克到100克。

3、棉花進頭水注意事項

棉花進入到5月20號左右以後,基本上就是要進頭水的時間。同時這段時間也是棉花的出蕾期。

但是這個時間段有相當一部分的農戶,看到自己的棉花不長就會盲目性的進水進的早,盲目的在肥料施用上不必要的增大用量。


4、這個時間段進頭水,我們要綜合實際天氣、地裡棉花的實際長勢長相等情況來判斷。

像2018年的時候,我們建議了很多農戶在5月20號之前進頭水了,提前進了頭水。因為在2018年這個時間段的氣候是溫度偏低雨水少,地裡面已經沒有墒了,棉花已經處於一個停止生長的階段,所以2018年是提前進水了,為的是做到一個弱苗升級,來保障後期棉花能夠獲得一個好的產量。

而在2019年氣候條件是溫度低雨水多,棉花生長緩慢,就儘量的推遲了進頭水的時間,為的是來促進壯苗壯根。

在2019年的時候有相當多的一部分農戶看到別人家棉花長得多高多高,著急了,也不根據自己地的實際情況,就跟風進水進肥,造成了滴水後棉花苗情生長過快,又接著忙著去化調了。實際上在這個時間段我們要做的是儘量的讓棉花處於蹲苗狀態,根據棉花的長勢長相儘量推遲進頭水的時間。

5、進頭水之前一定要根據自己棉花的長勢長相來做一下化調工作。

為什麼要做頭水化調呢?因為這個時間段(也就是每年的5月20號到6月初)的溫度已經上升穩定了,再加上後期的進水進肥棉花很容易的出現徒長現象。

6、為了防止進水之後後期棉花徒長,就要儘量在進水前做好化調化控工作。

水前控能使棉花在進了水肥以後可以均勻生長,如果不注意水前控這塊,後期一旦發現棉花有一個徒長現象再去進行化調的話就會出現棉花結尖一個長一個短的情況。


7、一般進頭水的時間大部分都集中在5月20號到6月10號這個時間段裡。

在2019年的時候我們很多農戶在肥料的施用上不合適,在2019年的5月份的時候因為低溫棉花不生長,農戶在進水的時候考慮到自己的棉花生長緩慢刻意加大了肥料的使用量,實際上是浪費沒有起多大作用。

8、進頭水這個時間段我們不建議農戶大量施用肥料。注意是不建議。

原因第一是棉花此時還沒有一個成熟發達的根系,吸收養分的能力相對比較弱,大量施肥就會造成肥料的浪費,造成了種植成本的增加。

都知道每年棉花從4月初播種一直到6月10號前進頭水這個時間段上生長緩慢了。就是因為一是棉花沒有一個好的根系(成熟穩健的根系);二是沒有一個好的溫度(持續穩定的溫度),都知道棉花是一個喜溫好光的作物。

可是在6月10號到7月初這段時間(20天左右)棉花長勢就會非常的快,為什麼了?因為在這個時間段上第一棉花所需要的一切喜好基本上都達到了,比如水、肥、溫、光等,這個階段棉花正處於正常長勢階段。

所以棉花的前期苗期農戶不要盲目的增加棉花的水肥供應量,最好的作業就是一箇中耕(提高地溫,增加土壤透氣性,散墒保墒等等)。


三、棉花蕾期、花鈴期重要管理

棉花在苗期對氮磷鉀等肥料的需求相對來說是較少的,就棉花的整個生育期而言,在苗期棉花需氮肥10%,磷肥7%,鉀肥8%到9%這樣的範圍。

棉花進入初花期到盛花期這個階段才是棉花需用肥料最高的時候,氮肥達到了56%,磷肥24%,鉀肥30%。

棉花盛花期到吐絮期,氮肥用到總量的23%,磷肥52%,鉀肥42%。

1、棉花的落蕾落鈴

棉花進入蕾期以後,我們會經常遇到棉花的落花落蕾落鈴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最主要原因是這是棉花的在整個生育過程中都會出現的正常生理現象(理論上一株棉花可以產生150到200的蕾)。

3、棉花的落蕾落鈴有一個規律性

就是說棉花的

落蕾相對而言要比落鈴要少,一般棉花在現蕾期現蕾以後一般在三到五天以後才會有個別的蕾開始落,但是這時候的落蕾只是一個少量的個別現象。

4、落鈴

在我們棉花現蕾以後到開花,從開花到現鈴的時間段也就是五到八天,是棉花整個生育過程中落鈴性最高時期,高峰期。

在整株棉花上管理好的棉田就是說最少也要落到60%到70%,管理差的棉田落鈴基本會達到80%到90%。這就是造成我們棉花後期產量一下子低下去的原因。

5、落蕾高峰期

都知道棉花從現蕾到開花,從現第一個蕾到第一個蕾開花,時間段一般都在28天左右,但是

落蕾的時間段一般在前十天左右,是棉花落蕾的高峰期。

6、落鈴高峰期

但是從成鈴到吐絮大概需要48天的時間段,棉花從開花到成鈴這個過程前面的5到8天時間是棉花落鈴的高峰期。這個時間段十分重要,這時候要重視棉花水肥的供應,根據棉花的長勢長相做好化調工作。


四、棉花蕾期、花鈴期管理注意事項

1、水分供應要適量

這個時間段棉花管理上大部分農戶比較重視。這個時間段我們建議

水給夠就行了,但是一定不要給多。“水在棉花生育過程中是棉花的命”“但是有的時候水也是棉花的病”為啥這樣說,因為我們在服務中發現水過多過量會造成棉花後期的旺長,造成棉花鬱閉現象(不通風不透光),是造成棉花蕾鈴脫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般棉花長勢偏旺的,偏高的,這樣的棉田相對而言落蕾落鈴性比較大一些,這主要是水肥過多棉花營養生長過旺造成的。

2、合適的溫度

蕾鈴脫落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和天氣有相當大的關係。棉花的結蕾、結鈴最適宜的溫度早20℃到30℃之間,像2019年的棉花生產管理過程中大家注意到5月份現蕾期、現蕾中期我們的一些棉田出現了一個因為溫度低,該出果枝的部位沒有出果枝,而是出了一個油條,造成最後的產量沒有保障。

但是棉花的再生性和可塑性非常強,去年的時候部分棉田出現了在棉株果枝第二節果節上生出來一個蕾,但是大部分的棉花是沒有出現這樣的現象。所以說在這個時間段溫度對於棉花坐蕾結鈴是非常關鍵的因素。

3、採取吊掛式噴灑藥物

我們把頂端的噴頭堵住儘量不要用,主要以側噴為主,從而控制棉花果枝結尖長度也利於棉花通風透光,也不影響後期的打頂,可以對棉花的後期管理的通風、防止鬱閉起到一個很好的作用。

4、棉花化調

6月20號左右,馬上進入棉花的打頂期,這個時間段我們要對長勢偏旺的棉花進行化調。要注意一些問題。

這個時間段是最好的化調時間段,可以更好控制棉花整體的結尖高度,可以對棉花整體鬱閉有一個很好的控制。

5、打頂注意事項

進入7月以後,是棉花整體開始打頂的階段,關於打頂都知道“枝到不等時,時到不等時”

但是一定要注意一個問題,就是早熟的品種要儘量晚打頂,晚熟的品種要儘量提前打頂。長勢偏旺的、植株偏高的一定要提前打頂。

因為打頂的時間決定了後期棉花打脫葉劑的時間,從棉花的結鈴到吐絮需要48天到50天,一定要根據棉花品種的習性,棉花的長勢,天氣氣候來決定棉花的打頂時間。

6、打頂時棉花高度的判斷

打頂棉花的高度在什麼範圍比較合適,一定要根據地裡的保苗株數來算,假如說我們棉田地裡保苗密度大能達到1.3萬株以上的範圍,這個打頂棉花的高度我們建議在65公分到70公分時必須要把頂打掉,不要考慮時間這一塊兒。假如保苗株數在9000到1.1萬株這樣範圍,打頂棉花高度在70公分到80公分。

一定要注意晚熟品種要早打,長勢過旺的棉田要早打,以利於後期棉鈴的成熟度。